东南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我早在新年过后不久,大约三月份,就开始着手复习数学,主要使用的是同济大学的教材。边读边做了些书中的练习,确保每个概念我都熟稔于心,没有遗漏,这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毕竟从大二学完高等数学以来已过去许久,许多知识早已模糊不清。我深入研读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后大约读了三遍,并完成了所有附带的习题,尽管有些并不像网络上某些人所说的那么简单,需要亲自动手才能领略其难度。质量优于数量,这是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暑假期间,我购买了660题来练习,虽然错误不少,但收益颇丰,至少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点掌握得不够透彻。因此,建议大家都把660题当作查找知识盲点的工具来对待。至于模拟试卷,我选择了合肥工业大学的超越考研最后五套题,每一道题目都让我赞叹不已。十一月起,我开始每两天做一套历年真题,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同时也经常回顾之前的错题,以便巩固学习。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大四开始的一个月后,完成首次真题练习。接着,第二次练习时,可按题目类型逐项攻克,如阅读、翻译、完形填空和作文(若对完形填空不感兴趣,可略过)。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熟悉的真题词汇,记得去记忆,将军虎的书中附带的小册子就很适合用来背诵这些词汇。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策略,我认为没有必要尝试模拟题,因为质量不佳的模拟题可能会破坏你做真题的节奏。对于作文,一份条理清晰的文章能显著提高印象分,值得投入一些时间准备。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大致规划内容框架,再转移到答题纸上书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以及电磁场等多个领域,这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电子技术部分,理解和运用基本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滤波器、放大器等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对信号与系统,重点在于傅立叶变换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系统稳定性、频率响应等概念。电磁场方面,麦克斯韦方程和静电、静磁、时变电场、磁场的知识需牢固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每一个新的概念或定理,我都会尝试凭实例来理解并应用它。例如,在学习电路设计时,我会动手搭建电路,凭实验观察结果,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复杂的理论,如傅立叶变换,我会先从简单的信号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信号,一步步建立起直观的认识。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会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防止遗忘,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和提升。特别是一些经典题目和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
利用好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的书籍也很重要。东南大学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很多优秀的在线课程和教材,这些都作为辅助学习的资料。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老师、同学或者在线论坛提问,集思广益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