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道主观题通常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要求通过实例阐述理论原则,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如何借助这些原则解决日常问题。后续题目可能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治理、变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道德规范以及法制议题。解答时,首先要理解材料,迅速对接到大纲相关知识点,将材料内容与之结合表述,接着需结合现实进一步拓展,并加入个人见解。初期阶段,同时使用两本教材并行学习,虽然过程可能会显得既艰难又持久,但一旦掌握扎实,就能抵得上别人三轮的学习。选择除李永乐之外的第二本参考书,目的是互补遗漏,利用不同书籍带来的初始认知加深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复习的,我得复习方法是看一章的课本做一章的全书,包括例题与习题,但是课本的习题直接略过了,没什么价值,例题可以看看。我用的是二李的全书,非常经典,由于历年数学考试大纲几乎不会改变,所以用去年的书是可以的,这个看自己的选择吧,不强求。然后说复习的细节,这块肯定就是仁者见仁了,我不推荐花费大量时间系统看课本,尤其是课后题不要都做,我主张看全书过程中去翻课本,课本的知识比较零碎,本身就比较乱,综合度也不高(不是不难),有的相对考研来讲可能还很偏,你做课后题为之郁闷发狂的题很可能考研根本不会出现,所以系统看课本我觉得有点浪费精力了。复习顺序你可以按照全书→全书总结→真题→真题第二遍同时总结→400题同时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这恐怕与心理状态有关。学习英语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词汇量的积累。我在准备六级考试时就已经背诵了考研所需的单词,因为两者的词汇量相差无几,但考研对单词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不仅测试一个词的多种含义,还在阅读理解中强调其灵活运用。我发现逐页翻阅单词书的方法对我来说进展缓慢,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策略: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具备英语词典应用,我把不熟悉的词汇(包括考研指定词汇和日常阅读中碰到的关键单词)添加进去,并设定了每日复习的数量,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也便于持久坚持,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完成。不过,考虑到手机上的单词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我也会定期回到纸质词书进行深入学习。这个记单词的习惯我已经形成,即使考试结束了,我还是会经常用手机来温习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冶金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了物理学和化学原理的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吉布斯自由能等基本概念,这些是分析和解决冶金问题的基础。掌握各种相图的理解和应用,如铁碳相图,对理解金属冶炼过程至关重要。
熟悉并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这包括平衡常数计算、反应速率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活度和电极电势计算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建议多做练习题,不断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当前冶金行业的热点和前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情境中,这既能帮助你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绿色低碳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就是的研究热点,需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可能性和局限性。
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可能不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好的实验素养能帮助你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事半功倍。你凭参与本科的实验课程,或者自学相关实验知识,来提升自有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冶金物理化学并非易懂的科目,需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每天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和调整策略,逐步掌握这个领域的精髓。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是你向目标迈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