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文,政治历史一直都是绝对强项,仗着基础好,没系统过一遍政治的知识体系,最后成了唯一一门拖后腿的科目,悔不当初。复习过程中,我买了一整套肖秀荣的资料,事实证明最后用上的只有1000题和肖四肖八。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刷了三遍,还整理了一摞错题反复看,可是考试的时候做多选还是画了一溜的圈(不确定我就画圈儿)。原本一直很担心大题,不过肖老威武,背熟肖四的大题答案,足以应付考研政治的五道大题,在考场上相当惊喜。所以作为一个耻辱的文科生,我对政治的建议只有两条:1.系统过一遍知识点,光刷题没法应付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2.大题完全不用担心,考试前两周背几遍肖四的大题妥妥的,大题可以绝对相信肖老!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底子还算不错,第一轮课本,把大纲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吧。第二轮,全书,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量在暑假前过完一遍全书,因为全书第一遍看完基本上是没什么印象的,全书最少看两到三遍。如果感觉全书不是很好的话,可以分开买各个老师的书,如:高数用汤家凤或者张宇,线代李永乐。660题,有时间的话做做,不一定非要做完,只要每天保持做题的手感。真题模拟题最后两个月就每天一套或者每两天一套的做,注意错题整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习题书的时候,一定要做题深入而尽量不要广撒网,每本书都做一遍。宁可把一本书做三遍也不要做三本不同的书,每一遍做题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我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老师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构力学的基础是理论力学,扎实的力学基础至关重要。你需理解和掌握静力平衡条件、力矩分配法、影响线绘制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矩阵位移法、虚功原理和能量方法也是结构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起到关键作用。
对结构力学中的各种结构类型,如梁、柱、桁架、板和壳体等,要熟练掌握其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例如,了解梁的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理解柱的轴向压缩和弯矩效应,以及壳体的薄膜效应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
再者,动态响应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随机振动等内容。这部分需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如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并能运用动力学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好的策略。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应用,所以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教材上的例题、课后习题以及历年真题进行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和提高。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如ANSYS、ABAQUS等进行数值模拟,更直观地理解结构的动态行为。
小组讨论和答疑同样重要。遇到难题时,和同学一起探讨,或者向导师教,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还建议定期复习,防止遗忘,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