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过早投入可能会分散其他科目的精力。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起,考研政治的50分分析题全都是基于当年的重大会议和人民日报的重要社论来命题的。因此,提前太久开始复习可能难以把握关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推迟学习,因为选择题部分始终重视基础知识,需要扎实的学习。推荐使用肖秀荣的系列教材,他的书会有详细的时间规划指导购买哪本。不过,他的《知识点提要》内容过于繁多,一般人很难消化并记住所有内容。你可以考虑阅读任汝芬的《序列二》,确保掌握基础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非文科生来说有些挑战,但我有一套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足以应对10分的分析题。至于其他部分,肖秀荣的书已经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书籍是《教育部政治大纲》(俗称红宝书),通常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是必买的,但如何阅读它是一门学问。由于其文字密集,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吃力。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强,不必逐字逐句背诵,第一个月内至少要完成第一遍通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而小字部分则像对待选择题那样去记忆。配合1000题来巩固基础效果更佳。12月发布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要反复背诵,这些将成为你在考试中答题的模板。
考研英语方面:
最后关于英语,想谈谈我亲身经历的教训,今年英语的高分比比皆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做过一整套的题,对于时间安排很欠妥当,答题时先是写大作文,打了草稿,然后在答题纸上抄写,这样用掉了70分钟,接下来十分钟做了完型,然后阅读答得很是匆忙,最后一个半蒙半答,之后阅读C和翻译更是手忙脚乱,交完卷子心情真是沮丧至极,甚至不想参加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了。最后得到七十分就答题的情况来讲也算是差强人意了,只能感谢命运和运气了。所以,我建议在考前几天绝对有必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一整套题,不用对答案不用计算自己能得多少分,你要做的只是弄清楚自己在每个模块上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怎样提高答题质量,作文不需要打草稿,但是重要的句子和逻辑结构以及一些比较难写的单词,建议简单列一个提纲,然后直接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要规范整洁。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专业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学分支。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是首要任务,比如民法中的物权、债权,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效力等。对这些内容,我建议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再凭做历年真题来深化理解和应用。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修订,因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
法学基础综合主要考察的是法理学和宪法学。法理学需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和价值,宪法学则涉及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权利。这两部分都需深度阅读和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法学理论和宪法原则。我习惯于将复杂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并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后期冲刺阶段非常有帮助。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在答题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在备考过程中,我会定期模拟考试,训练自己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能力,也锻炼了快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法学论坛、学术论文等,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宽视野。参加一些讨论小组,和其他考生交流,互相解答疑惑,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法学专业综合还是法学基础综合,都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法律不仅是规则的集合,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需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法律,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