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政治复习启动的时间不必过早,十月起步也完全来得及,真的。我的教材选了四本,包括真题集、大纲解析、考试分析以及序列二。这些资料就已经足够了。能拿到这样的客观题分数,我认为算是达标了。如果想高效达成目标,大纲解析是个好选择,尽管有人批评它缺乏重点,但毕竟这本书很薄,即使没有明显重点又如何?每天读个三十页,十天就能通读一遍,反复看上三四次,再做做序列二的题目,选择题基本就能做得相当准确了。我喜欢先看书,一科接一科地看,然后再听老师讲解,这样记忆会更深刻。对于主观题,我要强烈推荐一位老师——肖秀荣。听说他2007年的最后四套模拟题覆盖了考研实际试题的79分内容,真实性未知,但2008年的最后四套题确实很棒,考试中的五个主观题都能在他的模拟题里找到相关线索。不过根据结果来看,我想给后来者的一个建议是,主要依据考试分析来答题,背诵考试分析比那些所谓的“二十天二十题”轻松多了,那本精简版可能还不到二十页,而且标准答案正是来源于考试分析,不信的话,你可以自行对照验证。
考研英语方面:
过去的试题集:对于英语来说,重温历史考题至关重要。我亲自研习了1998年至2019年间的所有英语试题,且每一套都重复做过两次。专注于阅读理解部分,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深入理解,反复诵读,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句子和词汇、短语,这些都是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对历年真题有着详尽的解析,包含了难句分析和词汇注释,而且它提供的阅读理解解题策略十分明确。我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用来摘录我不熟悉的词汇、重要知识点,还有那些棘手的阅读理解题目,每天早晨都会朗读一次。固然,很多辅导机构也会提供此类资料,但我坚信亲手整理的内容更能加深记忆,助于彻底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学、动力学、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对热力学部分,理解并熟练应用三大定律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状态函数的概念,掌握Gibbs自由能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动力学部分,要把握速率常数、活化能等核心概念,理解Arrhenius方程的意义。结构化学则需你有一定的量子力学基础,理解电子云分布和分子轨道理论。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做题和实验是强化理解的好方法。凭大量的习题练习,你更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的应用。参与实验室的工作或者模拟实验,帮助你在实践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是分析化学,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基本滴定法要熟练掌握。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也是重点。学习这些内容时,除了原理,更要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分析化学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凭实际操作来熟悉各个步骤。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对这两门课,我都推荐使用权威教材,并结合教师的讲义和课堂讲解进行学习。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