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客观题。我基本上是从10月份才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还是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10月开始看红宝书其实有点赶了,到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借用老师的一句话,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主观题。我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到后来发现因为前期跟老师学基础比较好,很多东西都耳濡目染的学会了,一做题发现滔滔不绝,心里一下子就舒服了。最后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上就会背了。考完政治之后感觉就还好,主观题没啥能取巧的,就是学,就是背,学着学着就下笔如有神了。时政。政治基本上我都是买的肖的系列,感觉肖的后续工作做得很好,老师也经常给讲讲时政,平时跟听故事一样的记下了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我深信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始终遵循基本原理,不论题目如何变化多端。因此,在正式进入全面复习之前,我仔细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教材,完成了几乎所有的课后习题,并且我还攻克了一本大一购买的高等数学辅导书中的所有题目。同时,我记录了关键概念,特别是那些巧妙的积分和微分计算实例。我还对诸如三角函数积分等特定主题进行了归纳整理。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九月下旬,那时我对全书的题目已经有大约80%的把握。
到了十月底,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我认为真题最具权威性,于是购买了数一、数二、数三的所有真题集。我每天早上设定两个半小时来专心做题,严格控制时间并在结束后给自己评分,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将模糊的知识点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这样一来,我的整个上午几乎都专注于数学。我这样重复练习了两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改为每三个小时完成两份试卷。
起初,我在做真题时得分不高,且经常超时,但随着不断巩固和自我发现不足,我的效率逐渐提高。真题完成后,我开始做模拟试题,直到考前三天才停止。在这最后的三天里,我重新梳理了我的笔记。由于数学考试总是在上午举行,所以我始终坚持在上午进行数学学习。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单词并不是所有词都要非常熟悉,有的词只需要看到时候认得即可,有的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首先建议大家用词根词缀法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办法。其次是通过真题记单词。要充分注重真题中的单词,考研英语阅读的单词重复率很高,85%都是重复出现的,这些重复出现的词汇就是我们必须要熟记的。所以一定要学会在真题中积累单词。我的做法是每做一篇就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形成自己的单词本,然后不断的记。再次是到了后期可以分类别记单词,主要是将真题中的单词分类,如社会,经济,法律,如果自己没时间总结可以买金凌虹的点词成金直接背,总结的很全,一定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关键。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理论。例如,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则是理解热力学现象的关键。在学习时,我会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因它们是构建更复杂知识体系的基石。
公式推导与应用并重。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训练自己将理论转化为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对每一个重要公式,我都尝试从基本原理出发进行推导,这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重视实验与实践。虽然考研主要考察理论知识,但物理的精髓在于实验与观察。我会尽可能地找寻相关实验资料,模拟实验过程,凭实践来验证理论,这不仅能提高我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也能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每周或每章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做一些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帮助我在长期的学习中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接触和理解。
交流讨论同样重要。我会积极参与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拓宽思维,也能在别人的解题思路中找到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