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目: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风中劲草,肖四,肖八,政治复习主要有这么几轮,首先是九月回学校后把序列一过了一遍,然后到十月又开始看第二遍序列一,同时做着恩波的1200题和序列二。第三轮开始有意识的背些大题和那些套话,并进一步巩固每章的知识点。最后一轮就是背题了,20天20题,18金鉴拿着狂背。
考研数学方面:
我放暑假开始,也就是7月初,我暑假是在家里复习的,这个方法仅适用于自制力很高的人,我七八两个月在家每天学习12个小时,早上7点半起来,家里其实很舒服,刷牙洗脸吃个饭就可以了,很节省时间,不用洗衣服买饭什么的,数学从八点开始学习,到晚上6点半结束。第一天看数学课本,做一本精髓的笔记,这个笔记本很重要,后期再也不用翻课本,只用翻这个笔记就行,第二天做课后习题,并且改错,把错的题总结到一个本子上,要想自己为什么错,因为改错本是写给自己看的,有时候题目太长甚至都可以自己挑重点写,自己能懂就行。整个暑假,除了每周出去玩一天,基本天天这样,早上7点半学到晚上23点。其实习惯了也还好,没觉得多辛苦,就是每天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有时候会烦,要自己克服。数学第一轮复习在暑假搞定,这时你就有了一本不太厚的笔记本和比较厚的改错本一号。9月份开学后,每天上午学习数学,每天学大概4个小时,李永乐全书一天一章,李永乐660题一天10题,李永乐分阶训练三天一章,做完一章要改错。这次第二轮复习大概到11月中旬才结束。这个时候你应该做完了李永乐的所有资料,并且拥有了改错本2号和更完善的笔记本(比如有些知识点总是错总是记不住,就找个位置专门写这些易错知识点)。第三轮复习11月下旬开始,做真题,两天一套,第一天上午8点30到11点30,模拟考完,对答案打分,第二天上午就对前一天考的真题进行改错。这时你有了改错本三号。至此,你的考研数学复习基本就ok了,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看你的笔记本和三本改错本,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来讨论。首先,词汇学习应自三月起伴随整个考研复习过程,持续不断。在此方面,建议使用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系列书籍,其依据历年真题中的词频排序,并利用词根词缀帮助理解,方法既系统又实用。此外,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也值得一试,它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加强记忆,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你可以选择一种或两者兼用,以增强记忆效果。
其次,阅读理解技能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作文,我们推崇王江涛和他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多做背诵,并自行总结架构和语句模式,尽量避免过度依赖通用模板。再者,对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通过实践真题是最好的途径。最后,关于真题训练,强烈推荐考研英语黄皮书系列,它是考研英语备考资料的权威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专业,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我将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概念:理解并牢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核心概念是基础。比如,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形状改变的程度。这些概念要清晰地在脑海中构建起来,进行后续的分析。
2. 轴向拉伸与压缩:这是材料力学的基础,需熟练掌握胡克定律,了解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能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对截面法的理解也很关键。
3. 扭转:理解扭矩、剪切应力、扭转角的概念,学会利用极矩和转动惯量来求解扭转问题。
4. 弯曲:弯曲问题是材料力学的重点,需理解弯矩、挠度、曲率以及平面假设等概念。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要熟记于心。
5. 材料的失效准则:如欧拉-伯努利公式、莫尔圆、屈服准则等,这些都是判断材料是否会破坏的重要依据。
6. 实验与应用: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同样重要。凭实验直观感受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有效的。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实质,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多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对比不同的解题思路,拓宽视野。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