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提要》、《风中劲草》、《肖秀荣冲刺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任汝芬最后四套》《徐之明压轴四套卷》、《米鹏密押3套卷》、《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卷》等。
考研数学方面:
使用张宇的教材18讲配合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习题集选用李永乐的660题与张宇的1000题。如果基础薄弱,建议每学习一个章节的视频内容后,同时阅读相应书本,并完成1000题中的A部分。对于线性代数部分,同样按照此步骤操作。目标是在六月至七月份内完成第一轮学习。七八月份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和定理,我发现这种方法极其有效,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回顾基本定义常常能找到解决之道。进入八月到九月期间,开始着手660题和1000题未完成的部分,九月初解决遗留的难题,中旬开始接触历年真题。
我推荐使用张宇的30年真题全解析,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或每隔两天完成一套,务必弄懂所有不会的题目。前十五年的试题不必限时,但后十五年的应尝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十月中期开始,重做后十五年的试题,十一月中旬起加入模拟题的训练,同时探索更多提升难度的题目,以及学习解题策略。我还完成了张宇的8套题,如果时间允许,再做4套题。考试前三到五天,进行一次完整的模拟考试,包括购买答题卡并严格计时,以适应真实的考试环境。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征服阅读,谁就能主宰整个考试。这里我要着重强调英语真题的无价之宝,从备考初期直至结束,我从未碰过任何模拟试题,因为真题就是最顶级的模拟练习!(请脑补我再说三遍)首先,购入最新年的真题集(比如2013年至2015年),完成后再追溯到前几年(2005年至2012年),接着继续购买更早些年的(1997年至2004年)。我亲历了1997年至2015年的所有真题,总共做了大约三次。第一次全力以赴地做题,随后则是归纳教训,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并牢记真题中的词汇。张剑出版的那套黄皮书相当出色,我全程依赖它,不过选择哪一套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最新的真题尤为珍贵,别留到最后当作预测卷,关键的东西宜早不宜迟。即使年代较为久远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它们仍承载着出题老师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入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B”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学领域,它是物理学的基石,对理解和研究天文学至关重要。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是关键。热学则要深入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定律,尤其是熵和能量守恒的概念。电磁学相对复杂,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需熟练掌握。的光学,波动光学和几何光学都是重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理解与计算不容忽视。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理解与实践应用并重。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明白它的含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比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仅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更深层次的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对公式,不能死记硬背,是要理解其推导过程,这样在遇到新的问题时灵活应用。
,做题是提升的关键。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对电磁学部分的复杂计算,一定要有耐心,多动手做,熟能生巧。对光学中的实验现象,凭模拟实验或者实际操作来直观感受,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利用好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许多优秀的在线课程和论坛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讨论平台,帮助解决困惑,拓宽视野。
保持对物理学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尽管“普通物理B”难度不小,但只要用心去探索,用勤奋去积累,就一定能够克服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