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保持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日积月累,持续跟进。起初我接触的是肖老师的1000题(未能全部完成,后来转向了绿皮书的练习)。今年的真题里确实出现了之前做过的多选题,可惜当时记不清答案,仿佛白费力气,也许这道题也在肖八中出现过,听说许多人反映肖八命中了不少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自学数学可能会感到困难重重,关键在于细心,极度的细心。增强计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要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尝试挑战张宇的题目,他的习题设计颇具挑战性。在数学学习的旅程中,你可能常会遭受挫折,有些问题似乎无从下手,而看了解答后才发现其实简单明了。因此,首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并提升计算速度,因为数学题目的计算部分确实繁重。大量的实践是必要的,特别是历年的真实试题,至少应该覆盖最近15年,最好是能重复做三次。我的一点建议是,提前开始复习,先通读教材两遍,接着整理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尤其是曾经考过的问题)。务必进行全面的学习,因为中国地质大学每年都会出一些新颖的题目。当然,核对答案这一步不能忽略,我之前就忽略了这一点,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考研英语方面:
12月份,此阶段,还是要做真题,经过前几月的付出,对于真题你已经很熟悉了,当你看着一片文章的时候,你基本能直接翻译出全文。对全文的结构、句子分析、词汇已经熟悉。此阶段主要是重复真题,找一种感觉。同时,也要背一些素材和作文模板。(关于模板,大家总是担心得低分,要知道我们自己写出的东西更菜,所有有模板还是用吧,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用的模板,分数都不低。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考前,每天坚持看一下英语真题,只为找感觉。相信经过前期的努力,你一定会在英语战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水文循环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你需清楚地知道降水如何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又如何凭蒸发、径流等方式参与大气水、地表水和土壤水的循环。这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对地球系统科学有深入的理解。
地下水动力学是水文地质学的核心。需理解和应用达西定律来计算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流向,以及运用Stefan问题解决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需大量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建议大家多做题,提升自有的计算能力。
再者,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至关重要。比如,地下水的矿化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参数是如何影响其流动特性和生态环境的,这些都是常考点。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也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了解各种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好的策略。对复杂的理论和公式,首先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凭反复的记忆和应用巩固知识点。案例分析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模拟实际问题,帮助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多阅读文献,尤其是经典的水文地质学著作,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与同学交流,能激发思考,找出自身的不足。
定期自我检测,如做模拟试题,查漏补缺,这样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确保复习效果。对难点,不要怕,要敢于面对,多问多思,慢慢就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