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并未投入大量时间在政治复习上,是从十月份才开始着手准备的。初期阶段,我每天分配给它的学习时间是两小时,后期逐渐增加至三小时。关于参考资料,我一直遵循肖秀荣老师的相关系列。虽然购买了一整套,但实际上用到的并不多。过多且复杂的资料只会消耗时间和精力,往往得不偿失。例如风中劲草,连续两年我都购入了,但它内容实在过于精炼,对于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友好,但又因其内容充实,让我难以割舍,总是在弃用与保留间摇摆不定,我这人买资料时有时确实会有点冲动。二战期间我就变得明智些了,只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并结合他的知识点提要来复习。此外,肖8和肖4也是必不可少的,去年肖8的质量很高,在最后冲刺阶段极大地巩固了我的信心。当然,肖4每年都会命中一些题目,这是肯定的。
考研数学方面:
研读了两遍数学教科书,并且对照考研数学的要求,着重练习了基础习题。在完成课本学习后,我开始了复习全书的学习,大约重复了三到四次,主要集中在基础题目上,因此进度较快。660题我刷了两遍,尽管其中有些难题,但整体而言,它对知识体系和题型的归纳非常出色,多次练习对提升数学水平大有裨益。大约在10月,我开始了专项强化训练,同时做笔记,并逐步接触真题。我个人推荐使用两个笔记本,一个用于梳理知识点和常见的考试题型,另一个专门记录错题。说实话,我没能坚持整理错题,但我确实详尽地整理了知识点,后来这些笔记几乎成为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几乎所有做过的题目都可以从中找到对应总结,这个过程虽耗时,但欣慰的是,这份努力与成果是成正比的。
考研英语方面:
依据过往的经验和个人体会,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词汇和精研真题,而考试的核心无非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只要这两方面准备充分,取得理想的英语成绩就并非难事。此外,英语的学习宜早不宜迟,我们都清楚,它无法通过短期冲刺来提升,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因此,如果在暑假前的那个学期有空闲时间,不妨开始着手准备英语。初期可能需要投入约四小时,到了中期减少至三小时,当考试临近,考虑到作文的训练,大概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化学,作为生物与医药学科的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部分。无机化学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理论、溶液化学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性规律是关键,这将帮助理解各类元素的性质及其反应机制。对化学键的理解,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有助于预测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例如醇、酚、醚、醛、酮、羧酸、胺等,它们的命名规则、异构现象以及各种类型的取代、消除、加成反应。了解并熟练运用立体化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物理化学部分,热力学定律、化学平衡、电化学、动力学等是核心。尤其是化学平衡常数Kc或Keq的计算,以及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系统变化,这些都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应用”。对每个概念,我都尽量从本质上去理解其含义,凭做题强化记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我特别推荐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帮助记忆。
我还重视定期复习,因化学知识需不断巩固,否则很容易遗忘。每周我会抽出一天时间回顾上周学习的内容,每月则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我也积极参与讨论组,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这对提升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