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抱紧肖爸爸大腿。在各种经验贴的翻翻捡捡中,买了他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事实证明如果政治复习开始得像我这么晚就不要看精讲精练了,因。为。太。厚。每天翻,翻到11月才翻完一遍做完1000题,而且前面的又忘了。。后面我还不知悔改地在11、12月又看了三遍。。造孽啊。。精讲精练应该是四五月份出,这个时候确定考研的话就可以买来翻了,讲得很细很全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近代史,一气呵成地就看完了,记得也牢;毛概挺无聊,那些会议思想政策什么的记得自己做好归纳总结;思修最简单;马原最有深度,重在理解;形势政策什么的就放到最后留给肖八肖四去解决吧,毕竟分不多(必须说肖四简直神了!必须买!必须做!必须背!考前熬夜都要背完!五道大题答题全中啊)不用急练大题,前面好好做1000题和肖八的选择题,大题观摩观摩套路就好,最后拼死背会肖四的大题(我考前10天左右大题都没开始准备,无从下手,后面背的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满分是150,我个人认为数学的成败就是你考研的成败,是重中之重。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数学分数不够高导致总分不过线,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所以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在数学上。我是从3月开始看数学的,我刚开始看的是高数课本,而且把课后题都做了一遍,定理的证明也认真的看了看,第一遍主要是把课本的定理和公式都记下来,基本题会做,没必要深究,第二遍看复习全书时再深究,以节省时间。笔记在第一遍做不做都行。第一遍我大概是在暑假之前看完了,然后我花一个月的时间把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之后跟着专题训练和拔高走,自己再刷很多遍真题,最后的分数我自己很满意。数学内容不难,但是较为灵活,而且要求很细心,毕竟我觉得后期主要是比谁比较细心~
考研英语方面:
无论是单词的记忆,还是应试的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真题!楼主真题分析从1997年开始,但是个人感觉年份太早,用处不大。以近十年真题为主,详细研读,弄懂每一个单词和长难句的意思,这是十分必要的。至于研读真题的进度,每个人基础和计划都不同,自己合理安排即可。但是真题的研读至少要3遍,做一遍,分析一遍、再做一遍。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不要刻意追求遍数,毕竟只是一个数字,质量和过程更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学习GIS时,你需理解其基本概念,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等。重点掌握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区别和转换,以及如何进行空间查询、空间插值和缓冲区分析等操作。对软件应用部分,ArcGIS是常见的工具,熟练掌握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非常关键。
遥感技术的理解需从电磁波谱理论开始,了解不同波段对地物的响应特性。重点记忆各种遥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多光谱、高光谱、雷达等,并能解析遥感图像的基本特征。遥感图像解译是核心技能,需凭大量实例练习,提高对地物识别和变化检测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你找一些实际项目或案例来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尤其是分析论述题,需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提升分数的一个好办法。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讲座或者研讨会,拓宽视野,使答题更具深度和广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难题,互相激励,会复习过程更有效率,也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