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这次考试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自己在选择题部分的表现不尽人意,大题目则猜对了两道半,这主要归因于今年的热门话题相对集中,但这样的好运并不总是会重演。坦白说,我对政治付出了大量努力,因为它是我需要加强的部分,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这一科目无法达到分数线,因此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然而收效似乎并未与付出成正比……)。我认为我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政治的理解不够深入,做题量不足,同时缺乏对错误题目进行有效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对于简答题部分,我已经尽力去记忆很多内容,但预测机构的准确性年年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的热点话题,所以只能祝大家好运了。顺便说一句,我个人不太推荐任的《要点精编》,我在第一轮复习后标记了许多重要点,但之后再也没有翻开过,它的组织结构混乱,不符合我的学习习惯,如果你喜欢这本书,还请见谅。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开始,由于其时效性强,等待新的大纲发布再开始也绝对来得及。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11月起,我启动了作文的准备工作,主要参考王江涛的书籍。每日,我会运用个人的独特方法撰写一篇文章,并请备考伙伴提供反馈。然而,由于需要专注于其他科目的复习,我在后期并未花大量时间在作文上。在冲刺阶段,我选择记忆一些模板并构建了一个符合自身风格的模板。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我建议重视作文的复习,因为它相对于其他题型,更容易提高分数。至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进行特殊的练习,因为平时阅读理解的复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后期我尝试了一些历年真题的翻译,发现其内容非常实用,所以强烈推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门科目既要求扎实的语言功底,又需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我在备考时,把重点放在了提升词汇量、语法理解和句子结构分析上。我每天都会阅读大量的英文原版书籍和期刊,凭实践来增强语感。我会定期做一些翻译练习,尤其是科技、社科类的文章,因这是北邮的特色。我建议使用权威的双语对照材料,对比译文,理解其翻译技巧和策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也至关重要,这能帮助你做出更准确、更贴切的翻译。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门课,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广博的知识面。我建议多读优秀的中文文章,特别是学术论文和评论性文章,学习其论证方式和论述结构。每日积累一定量的新闻事件和文化热点,提高你在写作中的素材丰富度。我还参加了模拟写作训练,每次完成后,我会老师或同学进行批改,从中找出自有的不足并改进。至于百科知识,我推荐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各类科普书籍和网络资源,拓宽知识视野,尤其要关注科技、历史和社会领域的新知。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坚持和效率是最关键的。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每天的学习进度,避免临时抱佛脚。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也很重要,有的人可能更适合静心阅读,有的人则可能在讨论中更能激发思考。无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在学习中有收获,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