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你很可能经常听见这样的建议,认为政治科目的复习无需过早,临考前背诵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或八套卷就足够了。确实有些人采取这种策略,在最后一个月才着手复习政治。然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轻易忽视任何一门课程,毕竟政治和英语的分数同等重要,分数线也一致。每一分都有其价值,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这可能的几十分付出努力。我个人是从七月中旬开始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完成1000题,我仅做了一遍。后续的重点转向了理解和构建知识框架。我不认同单纯死记硬背的方法,我更倾向于在理解每个知识点后,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系统的框架,形成一种直观的认知模式,这样记忆会更为深刻。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我个人在数学方面的根基较弱,缺乏坚实的数学概念理解,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当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我认为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然而,我的许多同学都倾向于使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涵盖广泛,深度适中,包含了诸多复杂的经典题目,更适合那些已经有较好数学基础的同学。认真做笔记是必要的,而且他还提倡背诵笔记,因为有些解题策略需要牢记于心。每天都必须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就会失去连续性的手感。对于那些原本就擅长数学的同学来说,利用高数十八讲来复习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总之,李永乐的书籍适合稳固基础(适用于数学一般的学生),而张宇的高数十八讲则用于追求更高的分数和深入提高(适合已有扎实数学功底的学生)。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过程:A、大学六级过后我就没怎么碰过英语,这次捡起来,时隔5年之久。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吧,《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很不错,看完之后唤起了我对英语语法的记忆。这个能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帮助分析长句难句;B、我的整个英语复习都是围绕真题来进行的,我从95年做到了11年,重点在近5年的,前几年的当练习。我把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做完之后都一句一句地分析,并且翻译过来,这个过程对提高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真的很有帮助。另外我很讨厌一个一个单词枯燥的背诵,从来没有背过词典,因为记不住啊,我喜欢通过文章来提升词汇量。这里隆重推荐郭崇兴老师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最突出的就是每篇阅读理解后都有生词表,最重要的是词汇量非常丰富,节省不少查单词的时间。《考研真题黄皮书》是口碑很好的,里面对文章进行分段解析,有长难句分析,非常全面。考研英语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读懂了文章,但不一定会做题,好多时候我都读懂了文章选错了答案,所以还得多练习,把近些年的真题翻来覆去做就OK了。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带着问题读文章,在文章中的每段找答案,千万不要通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去做题;C、作文。大家都说作文是非常需要功底的,但是当我用了《12句作文法》之后,居然觉得自己也能写出篇像样的作文了。这本书真的很好,它主要教你写作文的思路,特别适合我这种完全谈不上作文功底的人,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就靠它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四大块。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需有条不紊地去攻破。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算法是核心。例如,链表、树、图的操作,排序和查找算法等。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需凭大量的编程实践来提升。
计算机网络则强调理解和记忆。TCP/IP五层模型,HTTP、FTP等各种协议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常考点。我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并凭模拟题进行练习,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的学习,要侧重于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如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这部分理论性较强,但也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所以理解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包括CPU结构、指令集、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实验来提升。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1)精读教材,把握基础知识;2)多做笔记,整理知识点框架;3)大量刷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是检验理解和记忆效果最好的方式;4)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能帮助你发现自有的盲点;5)定期复习,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