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觉得大纲还是很重要的。风中劲草也是非常经典,一定认真去做。最后的背诵我用的是肖秀荣的那本,我觉得选其他的应该差别不大。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是采取尽可能的多做一些模拟题的客观题,查漏补缺。主要用的是风中劲草知识点,反复看,不会的反复背,在肖4出来前你要做的就是搞定选择题,大题我完全靠肖4,今年算是没有让我失望。肖8重选择,肖4重大题。政治的学习就一个字,背!主观题背诵的话是以肖秀荣四套题和任汝芬四套题为主。当然后面我觉得专业课和政治都要背诵,脑子都不够用。。不过还是尽力的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三,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我数学还买了一本华科大出版的《数学解题方法大全》特别开眼界,不过题量很大,如果对速度没自信的孩子最好别买,自认为速度较快,可我也只是做了3遍。没办法,题量太大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假期之前,主要任务是熟记词汇,至少完整地记忆1到2轮。推荐结合使用单词应用和纸质词典,持续看书可能会让人觉得单调,边看边写有助于巩固记忆。词汇学习是考研过程中的日常,每天都应保持。进入暑假阶段,应当启动英语阅读200篇的练习,逐渐培养解题技巧,同时要用铅笔来完成历年真题。做真题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2点,扣除作文和翻译部分,限定在1.5小时内,初期可稍作放宽。暑假结束时,你应该已经接近完成所有真题和阅读练习。九月起,着手探索阅读理解的规律,并再次挑战真题,预留两套用于最终的实际模拟。两轮真题完成后,可以继续进行第三次复习。到了十一月,开始准备作文部分,整理并熟练掌握个人专属的万能模板,记住要原创,避免直接复制书本上的内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供求理论至关重要。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它解释了市场价格如何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深入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帮助理解消费者行为,并预测他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厂商的生产决策,如成本结构、利润最大化条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特别要关注GDP的计算方式,了解其构成和影响因素。IS-LM模型、AD-AS模型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需熟练运用。对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周期的理解也不可忽视。
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应用能力更为重要。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公司战略、国家经济政策等。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也十分关键,特别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它们在处理优化问题和构建经济模型时极其有用。
在复习策略上,我主张“精读教材+深度练习”。仔细阅读教科书,理解每个概念和定理的含义及推导过程,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知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还推荐使用Econometrics by Wooldridge,它的实例丰富,适合提高实证分析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同样重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回顾前一天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这样既能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也能及时发现并弥补自有的弱点。
参加学术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理解的好方法。凭与同学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甚至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