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将主要讨论这一部分的复习策略:在考研英语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掌握阅读就能主宰全局,这实际上强调了阅读分数在总分中的显著地位,应当格外关注。对于阅读,同学们能接触到的真实题目有限,所以最好在八九月份时,利用历年真题进行训练,从最古老的一年开始,逐年推进,对于错误较多的部分要多加练习。等到十月份,再启动第二轮宝贵试题的刷题,我的建议是,真题至少要做三次,无论你是否在第一次后就记住了答案。这三次不仅仅是为了做题,更是为了不断巩固词汇记忆和理解老师的出题模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学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是首要任务。宪法部分需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民法则要深入理解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内容;刑法要求理解犯罪构成和刑罚体系;行政法则需了解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救济方式;经济法则涉及市场竞争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在学习时,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法硕联考综合”涵盖了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民事诉讼法等内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需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和制度变革;法理学则重在理解法治理念和法律价值;民事诉讼法则是关于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的知识。这门课的学习需有宏观的视角,也要注重细节的理解。我推荐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以及每周的小测验和月度总结,都能帮助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效率。积极参与讨论和答疑,无论是线上的论坛还是线下的学习小组,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题思路,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