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提及政治,如今回忆起来满是感慨,当初学习的过程让楼主倍感煎熬,最终只是勉强过关。九月下旬才开始复习,初次阅读(红宝书)相当草率,就像浏览目录一般,结合(肖)1000题刷题。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由于投入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效率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压力和焦虑,这无疑是楼主所有课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因此,建议大家首次复习时务必认真对待,切勿敷衍了事,后期的时间极其宝贵。尽早打牢政治的客观题基础,深刻理解概念,大题部分通常依赖于背诵模拟试题,楼主选择了背诵肖四。当考试中遇到大题的那一刻,之前几乎崩溃的心情在选择题环节之后得到了平复。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准备最早的,因为每个专业都得考啊,4月就买来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因为自己特别讨厌记单词,过四六级都没记单词,所以就早早的开始了。每天做一篇阅读,翻译和写作,一直就坚持了下来。每天也没看多的,单词就一个单元,毕竟记单词是需要积累的,还是早点开始为好。除此之外,每天跟着做一道长难句的练习,还经常有作文句子的积累,每周写一篇作文老师会给批改,感觉帮助很大。对于完形填空,不需要练,随缘就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并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至关重要。历史唯物主义使我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这些理论不仅需死记硬背,更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和应用。阅读经典原著如《资本论》也是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更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内容需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这一点,我建议不仅要关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献,还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读、思、行、写”的原则。首先是“读”,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尤其是官方文件和领导人讲话,这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其次是“思”,对所学进行深度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是“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凭案例分析或参与实践活动来检验和深化理解;是“写”,定期撰写读书笔记和论文,以书面形式整理和表达自有的思考。
复习期间,我还利用历年试题进行模拟练习,熟悉题型和答题技巧。参加学院组织的研讨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有助于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