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普遍共识是,肖秀荣在政治领域享有权威地位。他在最后的答题环节也表现优秀。面对政治科目的多元选择题,其挑战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单靠临时抱佛脚显然不足以应对,因此拥有一本合适的辅助教材至关重要。当然,这本书必须符合你学习该课程的需求。市面上的政治辅导书籍琳琅满目,如任汝芬或肖秀荣的作品等,关键在于挑选一本能助你理解和记忆的。这些作者都是业内的佼佼者,内容质量无需质疑。不同作者的编排方式各异,寻找一种能让你轻松记忆的风格,可以帮你减少不少困扰。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不是否认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毕竟我的能力还未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的学习策略或许与你的不同。我倾向于先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然后结合题型归纳来巩固学习效果。对于仅仅关注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持有异议。举个实例,2018年的数学一、三科目的概率论试题中出现了一道涉及“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问题,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遍览了各类题型书籍,都未发现针对此类题型的解析。这不是一个新的题型,因为它实质上仍然是对我们已学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的考查,从知识本质上讲,并非超出范围。但在题型角度,却成了一个“超纲题”。如果一本题型书仅凭题型就想覆盖所有考试内容,不仅是降低了研究生入学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教师的专业水准。近年来的实际考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理解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不断地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单词书,其依据是人类的记忆规律,具体详情可以自行百度查询。这本词书相当厚重,所以毅力至关重要,必须每天都投入时间来背单词。背诵时应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避免在一个单词上耗费过多的时间。此外,还有一些实用的背单词应用软件,如扇贝单词,利用等待就餐的空隙就能翻阅一下。对于英语学习资料,我推荐张剑的黄色系列书籍,暑假期间可以从阅读部分开始,先完成其中的150篇练习,觉得适应后就可以转战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至于作文,我选择了在临近考试时背诵王江涛的书,不过最好是能在考前亲自动笔撰写几篇文章,否则真正考试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笔。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研究的对象,它可能是光、声、电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要深入理解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信号的频域表示法,如傅立叶变换,是解析信号特性的关键工具,务必熟练掌握其计算规则和应用情境。
信号的滤波和处理是考试的重点。要熟悉各种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特别是 Butterworth 和 Chebyshev 滤波器。理解和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例如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再者,随机信号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理解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如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信号分析。对平稳性和非平稳性随机过程,要有清晰的认知,并能运用Wiener-Khinchin定理进行功率谱的求解。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使用MATLAB或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信号的产生、滤波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题目中的问题往往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题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趋势,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