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待政治复习也不能马虎,但它稍微轻松一些,可以在暑假期间开始。参加政治辅导班是个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地压缩复习时间,全面梳理政治知识点,为选择题做好充分准备。到了10月至11月,可以参与冲刺班,再次强化暑期所学,弥补遗漏之处。除了辅导班,从暑假起,可以做肖秀荣的1000题,选择题至少要做两遍,如果时间允许,三次也是个好选择。接下来,继续完成肖秀荣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样选择题部分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政治主观题,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背诵就足够了。此时,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最后三套卷”或“终极四套卷”。在这里,建议关注两套:首先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四套卷,几乎是每位考研者的必备;其次是任燕翔老师的最后四套卷,也值得一看。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过去的十五天里,我与数学的接触并不多,不过当然也需要保持手感。毕竟数学这门科目,一旦搁置就容易生疏。这段时间内,我重温了复习全书中的错题,并快速回顾了一次真题(结合个人整理的题型)。此外,我还购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完成了考前预测的部分。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坚持做了数学练习,因为我明白政治和英语的目标仅仅是达标,要在分数上拉大差距很困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背诵到6月就要加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开始先不要把答案写在卷子上,刚开始不要求速度,一天做一篇就够了,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一天一篇不只是要求你做完,你需要把每一句话在纸上翻译,先抄一句再自己翻译一遍,再查出不会的单词,最后再看标准翻译和你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你坚持半个月,做到15篇翻译以后,你会明显地看到提高,不管是阅读速度还是翻译能力还是单词量你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有些阅读老师说阅读不是翻译不需要看懂,这我觉得真的是废话,你不看懂怎么做?光靠技巧是考不了高分的,对自己有点要求的同学就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复习,在后期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轻松很多。在做阅读的同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去选择你是要听语法还是翻译课程,把这两个加入你的复习计划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数据的载体,系统则是处理这些信号的规则或过程。需明白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许多问题的关键。
对傅立叶变换,它是连接时域和频域的重要桥梁。理解和熟练应用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能帮助从不同角度分析信号和系统的特性。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习题练习,建议多做些经典例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系统稳定性是另一个核心话题。要掌握稳定性的定义,了解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判据,并能够按给定的系统函数判断其稳定性。这部分理论性强,理解难度相对较大,需耐心和深度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同样重要。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各种信号凭系统后的变化,有助于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我强烈推荐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这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每次做题后,都要反思错误,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