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对政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为去年差点在这一科上栽跟头,尽管总体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复习政治,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当前时事五个模块,每个部分的重点各有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单纯听讲座是不够的。听完一堂课后,我会查阅肖秀荣的教材来巩固和完善理解,接着做肖秀荣的一千题,第一次使用铅笔作答,标记出不确定的题目后再擦去答案。第二次复习时,只需关注之前标记的部分,并测试自己是否还记得正确答案。
具体到各个科目,首先是马哲,这门课绝对需要认真聆听,即使是讲师略过的部分也得自我研读,不能完全依赖讲解。马哲这部分变动不大,课程紧凑而系统。其次,毛中特的关键在于宏观理解和关联分析,不要局限于个别小节,我在听完课后经常回顾讲义,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收获颇丰。再者,对于史纲,可以在疲劳时作为放松,虽然讲述不深入,但足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年的时事热点。至于思修部分,我采取每天总结一章的方法,用了八天完成,自己动手绘制章节结构图并记录内容,效果显著。最后,时事政治部分,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小册子,反复阅读以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预习数学时,应注重巩固基础知识,仔细研读教科书,并全面掌握复习教材。对待每一道复习教材中的问题都要用心解答,遇到困难的部分可以用显眼的方式标注,以便后续集中精力攻克这类问题。我习惯将复习教材的题目抄录在笔记本上,接着详细记录解题步骤,以免被答案干扰思维。最终,我积累了四本满满的笔记,随后慷慨地转赠给了学妹。第二次复习时,依然要专心致志地研究复习教材,检查并填补知识盲区,重做之前标记过的题目,对仍然困惑的部分则用另一种色彩标出。每一章的内容都需要整理,特别是关键知识点要通过专门的练习来加深理解。第三次深入复习则较为从容,主要梳理未掌握的问题和遗忘的知识点,从而全局性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强调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缺乏思路会导致无法解题,因此要归纳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例如不同形式的极限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技巧。做数学真题时,务必在限定时间内认真完成,对于不懂的部分及时回顾和拓展相关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切记,务必深入钻研历年真题!我当初失误就在于对真题的练习不够,仅完成了两遍左右,而且后期几乎没有对其深入分析,导致了现在不太理想的结果。我的一位研友反反复复研究了真题六遍以上,最终在北京的考试中取得了80分以上的佳绩。所以,大家可得吸取教训啊!关于学习材料,我推荐《考研单词.乱序版》、《刘一男考研单词120讲》、丁晓钟的《英美外刊超精解》、《考研英语真题超精解上.下》以及《王江涛.考研作文》,这些都非常实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能源动力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大的科目,它包含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多个子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特别是熵增原理,是理解和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流体力学中,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应用需熟练掌握;传热学则要理解各种传热方式,如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至于燃烧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火焰传播理论是重要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将它们梳理出来,形成一张思维导图,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也很重要,凭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对公式和计算,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些公式常用,哪些技巧有效。遇到难题不要害怕,是要学会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挑战自有的逻辑推理能力。
团队学习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定期讨论,既能互相答疑解惑,也能激发思考的新角度。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自己有能力克服。
在北航的学习环境中,你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这将使理论学习更具实践意义。但,无论何时,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是你探索更广阔领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