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许多人认为政治复习只需跟紧肖老的教材,利用风中劲草来加强关键知识点的记忆,通过8套卷建立初步的答题框架,再用4套卷进一步稳固和提升答题技巧。可考虑购买不同类型的预测卷来做选择题部分。下面谈谈解题策略:采用单元复习的方式深入理解知识点,每学完一个部分立即做1000题,我坚持重复练习两次,所以在书上并未全部写下答案,而是在空白纸上记录。两轮下来,大部分知识点就能掌握牢固。接下来,时政更新后,我会专注看时政并做相关题目。然后是8套题,依次完成,重点在于选择题,主观题主要看解题思路。至于4套卷,我会先自己做一遍,然后再全文背诵。虽然近几年考研倾向于反押题,但老师出的系列丛书确实帮助很大,使我在考试时能保持冷静,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我维持语感的方式是每日完成两篇阅读练习(任意选购一本教材即可,不推荐过早接触真题)。我会确保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汇的含义。对于做题的正确与否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其他材料的命题方式与真题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即使你的词汇量已经相当丰富,也必须持续背单词,不能间断!反复研习阅读真题三次,力求熟悉所有词汇,掌握每个句子的含义,能够流畅地阅读全文,并解析错误选项,明白每个选项的设计意图,深入剖析其逻辑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是核心课程,涵盖了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词汇、音韵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词类、句型结构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基础。阅读大量的汉语教材和文学作品也是提高理解力的关键。我建议每天定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辨析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提高应试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注重实践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部分内容涉及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概况以及跨文化沟通等。我推荐大家多看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例,理解并掌握不同教学策略,这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会非常有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这样在教学中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提升自有的英语水平也很重要,因很多时候需用英文来解释汉语的特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系统性”和“针对性”非常重要。先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按个人弱点进行补充和强化。定期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进步,并按成绩调整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保持好的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准备这两门科目时,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如参加语言学研讨会,或者到孔子学院做志愿者,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学习体验,也我对所学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