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自八月份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我的学习步骤涉及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会同步进行选择题练习。待到考试大纲发布,我会对比新旧大纲,整理新增或删除的知识点。到十月月中旬左右,完成所有选择题后,我开始接触辅导书籍中的主观题,即使对某些知识点不够熟悉,也会尝试动手作答并查阅资料以完善答案。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每天投入两小时背诵精华要点,通过反复记忆来强化选择题能力。同时,我会回顾过去十年的真题,将选择题作为模拟测试,而大题则作为宝贵的参考资料,因为马哲等重点科目常常会在历年试题中重现,从中可提炼出解题策略。在整体复习进程中,我优先处理马克思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这两大部分,至于近现代史和法治基础知识,则可稍后复习,或者在感到枯燥时穿插阅读,灵活调整学习顺序。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分数一,数二,数三。、我算是底子比较好的吧,数学得复习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可以考虑看课本,不过现在的复习全书做的挺好得,也可以直接用复习全书。复习全书有三类,张宇得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论9讲陪着习题张宇1000题,汤家凤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1800题,李永乐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660题,建议大家选一套跟着走,(当时我是把他们得题全部做了),高数一轮复习大概时间在3-7月吧,主要就是做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当然配套习题不一定要全做完。二轮复习就是8-9这两个月做配套习题和张宇陆续出来得一些习题,比如闭关修炼180题什么得,或者接触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得时间就要做真题了,87-18年得真题,有时间得多做,没时间得做近十年得真题,做两遍以上。临近考试可以做做市场上得最后八套卷,四套卷啥的练练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2019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之间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使用扇贝单词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我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这两部分的内容都需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生产决策以及市场结构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则需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关键知识点。每一章的重点内容都要凭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那些历年真题中的常考点。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分析经济现象,解释政策影响,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和研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主题,开阔视野,提升经济学素养。
再者,复习策略也很重要。初期,我会花大量的时间系统地阅读教材,做笔记,梳理框架,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中期,我会开始做习题集,特别是历年的考研真题,这是最直接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的方式。后期,则是反复回顾和模拟考试,检查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强化。
切勿忽视案例分析。复旦大学的试题往往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来解答,能够灵活运用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你找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训练自有的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