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开始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务必要深入理解,力争在暑期前完成上一年度的强化课程学习。每个概念练习两到三道题目就足够了,同时定期回顾,不必死记硬背,多思考其背后的含义。重要的是,在11月之前都无需强记。关键是要清晰掌握各个原理。进入11月至12月期间,可以看肖秀荣的时事政治和历年真题,找出复习中的遗漏点,检查前期学习中哪些内容未能牢记。同时关注时事,了解大题的答题技巧和常用语句。对于马原的大题部分,通过充分准备是可以应对的。对待政治科目,保持轻松的心态,它并不是难度极高的学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需要复习和深入理解各个概念,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些题目上频繁出错时,应当回头重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总的来说,解题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去领会教科书中的核心概念。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点:持续观看教学视频,始终保持对目标的关注,随时记录笔记,不断动手做题,以及反复熟记公式和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说起阅读,觉得自己挺没有说服力的,我的阅读一直不好,我有想过为什么,后来发现是我思路的问题,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总是会剩下两个选项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很是纠结。但随着练习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避免但出现的次数明显变少,心里才有了些安慰。考研阅读我的复习经验就是了解出题思路,寻找每一道题的定位段落和定位句,并从中进行分析,找出题目所要问的最直接的答案(千万不能拐弯和推断),一定要找到切实可依的证据才能选择,考研阅读很有技巧性,需要自己结合资料进行总结。做题是很讲究方法的,有些题目不用看文章仅靠技巧其实都能够做出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这门科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非常关键的。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类型(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烂熟于心。要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生活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例如,你不仅要懂得一个企业如何按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决定产量,也要理解政府如何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
再者,数学工具的运用是经济学的一大特点。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必需的。尤其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工资与就业的研究,都需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水平,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实践案例的学习不容忽视。阅读经济学期刊、报纸,关注国内外经济动态,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不仅能深化理解,也能锻炼分析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大于记忆”。经济学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是需理解原理、把握逻辑。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你熟悉考试形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定期复习,构建知识框架,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