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气科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底子不太好,自己看书感觉很慢,而且很困难,因为没什么基础,所以就从基础开始讲起,一直到后面的专题训练和强化提高我都复习了,知识过的差不多我就开始刷题了,不得不说,刷题的过程很快乐,因为不会的题比一开始自己看书的时候少了很多,好多解题思路都复习过了。数学用书:张宇十八讲,张宇概率九讲,张宇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真题解析,各种模拟卷
考研英语方面:
刚开始准备考研就定下计划,不管多忙,每天必须三个小时英语。因为英语这个东西感觉太重要,感觉一天没看都会有点生疏。四、五、六、七月,我就系统地学习,并主攻真题,做完了精读每一篇,两天背一篇阅读,四个月背多少算多少,每天做两篇阅读。我不喜欢看词汇书,所以只是在阅读时看见后面有解释的才背一下,真题上不认识的全部自己查出来背,根据句子来背单词。四个月把真题弄了两遍后开始做专项练习,买了一本完形填空掌上通,五天把20篇做完并精读了,做题刚开始时错的很多,做到后面就觉得做完形填空很有感觉了。用的翻译练习是自己总结的,写得真的超赞的!!~先分类进行了翻译的技巧和知识点讲解,配有10多篇翻译练习,我感觉难度很大比真题难一些,句子和文章都很难理解,很多都读不懂完全不知道如何翻译,每天做完都感觉是到外星球遨游了一圈。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搞完,配合着老师的讲解,掌握翻译的要领,收获颇丰~感觉我英语阅读的质变就是在做完这本书后发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在气象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大气环流模式,如三圈环流模型、季风系统以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机制,如台风、锋面等。掌握观测和预报技术,如雷达、卫星遥感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看实例,凭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气候学则更偏重于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变化,需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原理,如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并能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学习时,尝试阅读最新的气候研究报告,这样既可了解前沿知识,又能锻炼解读科研文章的能力。
大气物理学部分,核心在于物理过程的理解,比如辐射传输、动力学过程、云雾降水过程等。这部分理论性强,公式多,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建议凭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将物理过程与实际天气现象结合,帮助记忆。
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也是《专业综合》的重要考核点。你需熟练掌握数据分析软件,如MATLAB或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对实验,理解实验设计、操作流程及结果解释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