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复习,购入了蒋中挺的全套教材,浏览一遍后便投入选择题的练习。由于起初过于轻视,我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常常在选择题上失误。无论是阅读还是记忆,务必要保证高效,特别是对于政治而言,初期就要扎实基础,确保记住的知识点在做题时能准确应用,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有效学习。“别怕考研政治,其实它超级简单的”,这句话让我深信不疑,于是我逐步推进复习。对于真题,有人提议留到最后几天再做,我当初采纳了这个意见,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并不明智。临考前几天,我已经被各种模拟卷搞得晕头转向,面对海量题目感到无所适从,以至于真题并未得到充分理解和分析,我只是草草地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大题几乎未曾触及。我认为未能充分利用真题是我政治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我想告诉各位同学,一定要善用真题,早期深入研究至关重要,了解命题老师的倾向、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特意购买单词书籍来记忆单词,因为我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容易遗忘。我认为掌握单词的最佳途径是通过阅读。自1997年起,我就开始做英语考研真题,这是根据考研辅导老师的指导,因为我们获得了相关资料。对于缺乏资料的学生,我推荐寻找那些年的真题,并按照时间倒序去做,首先集中精力于阅读部分,反复练习,务必整理并牢记每篇文章中的陌生词汇。实际上,考研的核心词汇量并不大,很多都会在历年真题中重复出现,这就是我主张通过阅读来突破词汇难题的原因。至于作文,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积累才能见效的部分。我选择的方法是背诵并默写过去的真题范文,同时自我尝试撰写各种主题的作文。亲自动笔写作至关重要,只有写了才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细胞生物学,这是一个深入研究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理解并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如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构造如何协同工作,进行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过程。在复习时,我会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凭绘制概念图来帮助记忆和理解。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比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死亡机制等前沿话题,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生物化学则侧重于分子层面的生命现象,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途径。这部分需大量的记忆,但是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我会尝试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理解生物过程,例如,为何某种酶能催化特定的反应?这涉及到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的配位方式。构建生物化学网络,比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代谢路径,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调控机制,有效地把握整体框架。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做题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对复杂的知识点,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这样既能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也能加深印象。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既检查学习效果,也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
讨论和合作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常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一些在线的学习小组,互相解答疑问,分享学习资源。这种互动不仅我受益匪浅,也使学习过程更为有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马拉松,需持久的努力和耐心。面对困难,要有决心去克服,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和释放。每一次的挫败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