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感觉政治大题改的比较严。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二十日至九月底,我几乎每天都专注于数学学习。进入十月后,我开始使用张宇的真题全集。考虑到历年真题数量丰富,跨越三十多年,我打算每两天完成一套,一天用于解答,另一天用于修订,预计整个过程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因此,我计划在十月份结束之前完成所有章节的强化训练。早期的一些年份真题与当前的题型和格式有所不同,所以我相应地减少了这些部分的练习时间。之后,我转而使用标准的150分试卷,并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要求和答题卡格式进行模拟练习。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全集。接着,我购买了闭关修炼和八套模拟卷,但发现八套卷难度颇高,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一丝焦虑,所以我没有再买四套卷。为了恢复信心,我会偶尔回顾之前做过的历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在最后的冲刺时期(12月初直至考试前一天),主要任务是重温笔记,构建作文模板,并进行适量模拟测试。集中精力回顾已完成的真题和笔记,尤其是针对错误题目和知识盲点进行深度复习。同时,整理已编写的作文,归纳各种主题的常规论述结构,尝试提炼出适用于多种情况的作文框架,这将有助于在实际考试中迅速构思文章。建议预留1-2套真题,在考前1-2周内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模拟练习,以适应考试流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基础A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关键。例如,水污染控制部分,你需熟悉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如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了解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其优缺点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相关的数学和化学知识也很重要。环境工程中的许多问题需凭数学模型来解决,比如流体力学、传质与反应工程等,这些都是处理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化学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起着核心作用,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平衡等,这些都需扎实的化学基础。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环境工程的关键。尝试凭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比如研究某个具体地区的污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分析现有环保设施的运行机制,这样既能提升应用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练习,这样不仅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讨论和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参加一些学习小组,与其他考生一起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