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我是在下半年出了风中劲草才开始的。选择题我买了1000题但没做,而是用风中劲草的知识点熟悉考点,然后做配套的习题,最后在临考前一段时间再把题浏览一遍巩固。主观题我则是最后一段时间背了肖四其他都没管。最后在考研前一段时间又看了遍做过的全书上的知识点和题,归纳总结,差不多了后就开始定时做真题直到开始考试,期间还做过模拟卷,不过有点难,做了几套就放弃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先说下教材,我用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线代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复习全书几乎是人手一份。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时间节点问题,数学至少复习三轮。第一遍暑假9月之前,数学全书加讲义要过完一遍,中途有特别难懂的不必纠结,做上记号留到第二轮,能做笔记就做笔记,以后复习会有用。第二轮10月之前还是做复习全书和讲义,这一遍要力争每个问题都搞懂,尽量每一题自己用笔算出最后答案。这个过程可以配着其他习题做,张宇1000题或基础660什么的。660是本很神奇的书,我当时没有做完,里面考得东西很概念很基础,可就是不会。第三遍,国庆假期可以开始动真题了,按照老师说的买了30年真题。确实像老师说的,十几年前的题目,改一改十几年后又来考了。但这又花了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真题并没有全部吃透,时间不够还是别做30年真题,00年之后的就可以了。早年的卷子里积分类的可以做一做。卷子最好是成套地做,真题最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好好研究,至少做两遍。考试前两周如果真题做完了,可以做些别的机构的模拟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不错,考试前书店会有卖,如果时间不够,只做真题也可以。然后就是真题模拟,留几份近年的卷子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撰写文章常常被误认为是最后一刻的任务,其实不应等到十月才着手准备,也不宜过度依赖固定模版。我们要熟记阅读、作文和翻译内容。比如,每天用一个下午来阅读并背诵10篇文章,再用另一个下午进行实践。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会逐渐加快,就像滚雪球一样,每天持续复习,虽然无法做到一字不差地默写,但至少能流畅运用。考试时写作文,那些句子自然就会涌现出来,无需绞尽脑汁!翻译中遇到的精彩句型,如倒装、虚拟、省略或独立主格等,尽管平时难以自发构造,但在写作时直接应用却十分奏效。这确实是最朴素的方法,但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必须刻苦努力,我自己就是鲜活的例证!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的是高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其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等基本类型。理解每个反应机制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应的动力学,如引发剂的作用、链增长的过程以及终止的方式。聚合物的结构控制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单体选、聚合条件的设定等都会影响到最终产物的性质。对这部分的学习,我个人建议多做实验,凭实践来加深理论的理解。
高分子物理则侧重于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比如分子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晶度对热稳定性的作用等。这里需理解并掌握一些关键概念,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结晶度等。高分子溶液和胶体的行为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例如Flory-Huggins理论、θ温度的概念。对这部分,我认为深入阅读经典教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复习策略上,我推荐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先理解原理,再记忆公式和数据,凭做题和模拟实验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难点,尝试用图表或者类比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定期的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它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讨论,这些都能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视角和深度。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答疑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