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其他相关书籍(分别涵盖知识点和预测题目)。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皮书。直到十月七日左右,收到了《风中劲草》,这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读完一章内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先做单选,再做多选)。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我阅读了两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一次1000题的练习。接下来,进行了第二次通读,并再次做了一遍1000题,但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专注于解决之前做错的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也提供了足够的训练。今年,肖四的表现依然出色,在押题方面做得很好。我主要记忆的是他的冲刺讲义,因为它的内容组织得更为条理清晰。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还是蛮推荐的。这本书单词都是历年真题中按照出现频率排序的,同时带有相应的真题例句,可以提高自己盲目背单词的效率。建议尽早着手开始,一天看一个单元就可以,不然吸收不了。我从三月初开始《恋词》的学习,也有些收获。到了9月10月,开始准备英语作文,用到的资料主要是王江涛和朱伟。最开始背诵所有的文章,背熟了之后就要自己为自己设立主题,自己组织语言来写作。其实所谓的“自己组织语言”,也都是之前背过的文章里的语料所拼凑成的一篇新的文章,这也是之前背诵的意义所在。但不是硬拼硬凑,必须通顺符合主题,同样需要自己的加工。在初期不要盲目的押题,和相信所谓的押题,静下心一点点的背,到最后可以自己挑几篇重点文章着重背诵,这样才可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另外,一定不要在11月份或者12月份才准备作文,一定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系统或设备按照预定的方式运行。这门课的核心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
掌握系统建模是基础。需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这部分需扎实的数学功底,尤其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知识。
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分析至关重要。劳斯判据、根轨迹法以及频率响应法是常用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工具。还需理解超调、振荡和调节时间等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精华所在。PID控制是最常见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参数整定是基本要求。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等内容也需有所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大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尝试用所学知识解析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汽车的自动驾驶等实例,这样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
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凭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帮助直观地看到控制策略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加深理论理解。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则能帮助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