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觉得不用复习太早,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复习的,我用的资料是《风中劲草》(九月底出),在它还没出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去年的书,先看的是马原,因为马原就那么点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等新书出了,我就买了新的《风中劲草》,还有配套的《1000题》,又买了《肖秀荣1000题》。我是把一张纸对折两半,左边写知识点,写成填空题,右边写答案。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盖住右边答案,事实证明对选择题帮助很大。我大概整理了四个大厚本子,每复习一章,就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的1000题,再整理错题。有人可能觉得很费劲,但是我觉得很有用哈,选择题知识点记得特别清楚,对排除多选题的干扰项非常有用。政治选择题真的要提前准备,大题倒不是很着急,到11月份再背背。最后5道大题,恳请大家一定要背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卷,其他的一概不看!!!!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我想分享一下我自身的经验教训。今年的英语考试中,高分者众多。由于长时间未完整地做过一套试题,我在时间管理上犯了大错。我首先着手写作,起草后又花70分钟抄到答题卡上,接着仅用了10分钟匆匆完成了完形填空。阅读部分更是仓促,最后一道几乎是半猜半答的状态。阅读理解C篇和翻译部分,我更是感到手足无措,交卷后心情低落到极点,甚至考虑放弃次日的专业科目考试。考虑到我的答题情况,最终得了70分,只能说勉强过得去,我能做的只有感激命运和运气了。
因此,我强烈建议在考前的几天,务必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来完成一套完整的题目,无需立即核对答案或估算分数。你应该专注于了解自己在每个部分所需的时间,并在此时间内提升答题效率。作文不必打草稿,但可以为关键句、逻辑架构和难写字词简略列出大纲,直接在答题纸上书写,确保字迹清晰工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首要的是对文学理论有深入的理解。不仅需掌握基本的文学概念和术语,如主题、形象、结构等,还要理解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和演变历程。我建议阅读经典的文学理论书籍,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等,这些都能帮助构建扎实的理论框架。定期做笔记,整理出重要观点,以便复习时能够快速回顾。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我会选一些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或者鲁迅的小说,分析其中的主题、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多参与讨论和写作训练,比如撰写文学评论,能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广泛阅读和深度理解。我从先秦到明清,广泛涉猎了各类古代诗词、散文、小说和戏曲,尤其注重理解其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推荐使用《全唐诗》、《古文观止》等大型文献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参考一些学者的研究著作来深化理解。
至于写作部分,我强调的是模仿与创新。我会选取一些优秀的古代作品,尝试模仿其语言风格和结构,以此提高自有的古典文体写作技巧。也需结合现代视角,对古代文学进行创新性的解读和阐释,展现自有的独立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是非常有效的。我会设定时间限制,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进行练习,这有助于提升答题速度和质量,也有利于调整考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