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学习宜早不宜迟,但也别拖延到太晚。我当初因为起步太晚,没能熟练掌握选择题策略,结果政治分数不尽人意,只是刚刚过了分数线。理想的启动时间是暑期,这时可以开始做肖秀荣的一千题,通过反复操练,最好能多刷几次,以熟悉基本概念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到了后期,你需要专注于记忆大题并梳理答题模式,徐涛的小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教你如何答题,而不只是提供20道题目。此外,肖四是必背的,如果有更多时间,肖八也值得投入。其他的预测卷则不必浪费时间,你会发现,肖秀荣在政治领域的权威无可匹敌,他的资料足以信赖。选择题是关键,因为最后大部分人的大题得分相差无几,字迹潦草会吃大亏(我深有体会,正在努力改善书写)。所以,你的分数差异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
考研数学方面:
7月底—9月中上旬(大概哈),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最好用同济版的)过了一遍,同时把课后习题也做了一遍(做课后题比较费时间,可以选做部分),期间还看复习全书。《660》必须要认真做,提高复习的效率,多去体会到的一些命题特点啊解题思路啊一些。660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全面,注重你对关键点的理解,能有效的帮助你查缺补漏。它有点偏难,但是只要你攻克下来肯定有效果。而且建议大家在暑期做完第一遍,因为越拖到后面你越没时间做。我就是拖到了后面没有时间做完,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没有太大的关系。前期先学的是翻译,根据翻译讲长难句,搞懂语法,然后进入阅读大项,我觉得还蛮有条理的。真题我是五月份开始的,但是从1994年的开始做起,翻译。因为自己基础差,所以从简单的做起。如果感觉自己英语还好的,可以从2000年以后做起。英语真题我是差不多过了五遍。但是我不想说具体的每个阶段的时间,这得视情况而定。到9月份之前英语保证每天5,6个小时的时间。不是说做的遍数多就好了,关键是搞清楚,弄明白,把每道题弄透。作文一定要练,自己写。可以背模版,但是不要死套,要灵活运用。后期的自我模拟特别特别重要。这可以让你明白时间是多么紧迫。黄皮书我觉得是适合自己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基础概念。经济学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供求、市场、价格、效率等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关键。我会建议大家在初期就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凭阅读教科书、看相关视频或参加讨论小组来巩固理解。
把握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和决策,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如消费者、企业)的决策。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例如,政府的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行为,或者市场价格变动如何反映并影响整体经济状态。
再者,模型构建和应用能力是经济学科目的另一大要点。例如供需模型、效用最大化模型、成本收益分析等,这些都是经济学中常见的工具。凭模型,简化复杂的经济问题,做出预测和决策。这就需不仅要知道模型的构造,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案例分析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经济事件,都作为学习素材。比如,你分析一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何影响全球贸易,或者探究一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后果。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模拟考试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答题的能力,熟悉考试环境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