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教材:肖秀荣《精讲精练》一套+《命题人讲真题》+8套卷+4套卷;蒋中挺《基础过关八百题》+《真题百分百》+《绝对考场五套题》+《形式政治预测》等。关于政治这一科,我希望大家可以上点心。不能完全像我一样马马虎虎的对待这个事情,因为毕竟政治还是一个很主要的学科,影响着大家的总分数。
考研数学方面:
我早早地就开始涉猎数学书籍,不过阅读进度并不迅速,大约是从七月份才真正系统性地研读。我采取了一种方法,每读完一章,就配套完成那一章的所有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用标记圈出,并将它们整理进专门的错题集里。我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蓝色用来抄写题目,黑色记录答案,而红色则用来标注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整理错题时,我不再重复抄写同类问题,而是挑选一两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这样既能避免疲劳,又能在回顾时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在暑期期间,我会边学习边记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强化训练阶段,开始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包括17年的五套超越题,张宇的8+4和400题中的5套,以及李永乐的6+2,从2004年至20年间的真实试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到了十一月中旬,我与一位同伴约定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套题,尽管我们的交流仅限于网络,但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鞭策作用,想偷懒时就会想起彼此的约定。每做完一套题,我都会至少回顾两遍,深入分析每种题型,因为之前只顾着做题的乐趣,结果到了真正的考场却无法辨认出来。实际上,有些大题在模拟卷中已经出现过,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在考试前再次复习,以加深印象。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过去的45天,我全力以赴专注于英语学习,无视其他科目的存在,全心全意沉浸在这门语言中。记忆单词是首要任务,5500个词汇已牢记于心。接下来,我深入研究历年真题,将各种题型及陷阱进行了系统分类,共涉及三大类别九种题型,通过反复操练真题,尤其是精读阅读理解部分,以增强理解能力。此外,每天都会浏览经济学人杂志和ABC的英语新闻,以此提升语感。在彻底掌握真题后,我会适量做些阅读理解练习作为巩固,不必过于关注正确率,重要的是能够透彻理解文章。对于作文,我只是在考试前一周开始背诵模板,因为我只需要确保过线,不需要追求高分。大作文我准备了三个模板,小作文则熟记了几篇范文,我没有在作文上花费过多精力,主要的时间我都投入到了阅读理解的训练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是基础。从重商主义到新贸易理论,再到全球化的影响,这些理论构成了国际商务的基础框架。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它们如何解释全球市场现象,是备考的关键。要关注最新的国际贸易动态,如WTO规则的变化,FTA的签署等,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国际金融知识不可忽视。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操作等内容,都需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凭模拟交易或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再者,跨国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也是考试的重点。这涉及到公司国际化策略、跨文化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阅读企业的全球化案例,如星巴克、华为等的成功经验,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不能忽略。这包括各国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需对主要经济体有基本的认识。利用地图、新闻报道等资源,进行对比研究,提升分析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凭参加模拟商务谈判、撰写商业计划书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能提升实战技能,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主动学习,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我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凭他人的视角深化自有的理解。遇到难题时,我会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查阅学术论文,都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