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是从八月中旬开始复习的,全程跟着肖秀荣老师走。前期主要是针对客观题部分来复习。毛中特是内容最多的,我也是先从这部分开始的,花费了大块的时间,毛中特可以试着整理一下框架,更有利于知识点归类记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挺适合一轮复习的,跟九月份出的大纲解析出入不大。看完一节就写一节1000题,每个题的考点我都会回书中找出来。1000题最后我是刷了两遍。1000题侧重知识点重现,比较基础,相对全面。后来我又写了蒋中挺的800题,这本书相比1000来说,涉及了很多比较偏的知识点,出题风格和1000题也不太一样,适合用来查漏补缺。马原部分对于高中文科生来说并不难,考研学习的马原知识更多了一些。临考前我自己整理了一份简洁清晰的涉及所有考点的原理方法论,大家也可以像我这样自己整理,来应付大题。史纲和思修比较简单,复习起来也比较快了。形势与政策也是到时候买肖老师的书就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后期各种背东西很有可能背不下去了。大家可以把肖四的大题读出来然后用手机录下来,每天不想背的时候就听一听,或者一边听一边背,这样很快,效率很高。政治就是这么神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我从考研开始到结束从没有停止过。我所用的资料: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660(选择填空),李永乐400,所有年份的真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真题、全书、660题,大家一定要动手做,不能只看不做,这是数学大忌。还有就是做题同时思维一定要发散,例如用到了某个定理,你可以把定理在脑海里过一遍,在联想一些与定理有关的经典例题,此定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在跟老师上完基础课以后,你会感觉数学是一个逻辑整体,各个章节之间都存在很大的联系。这是我一直遵循的:勤动手,多动脑,联想思维。还有就是我要说一下,数学的公式建议不要去刻意背它,我是从来没有刻意背过任何一个公式:多动手,多动脑,多联想。天天接触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到你脑袋里去。最后说一句做题要仔细,特别一个比较难的题,你花大力气总算做出来了,最后却没化简,在填空题里这就不划算啦!一定要当心啊,这一点我就是你们的反面面教材!全书。660大家一定要反复做啊!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就一边上课一边看。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遍感觉和没看一样啊,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世纪高教社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我用的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上面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然后让人给润色了一下,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变理论、扩散、固态反应、材料性能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对晶体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熟练掌握各种晶体的点阵类型、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计算,以及布拉格定律的应用。这是理解后续所有现象的基础,花时间在这个部分是值得的。
相图的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能够解析和应用二元和三元相图,理解不同相的存在条件、转变规律以及合金成分对相图的影响。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题目来训练,多做题,理解和记忆典型相图模式,这对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扩散和固态反应是材料改性的重要机制。理解扩散的基本原理,如费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扩散系数的决定因素,要熟悉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固态反应的知识点包括界面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和产物形态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材料性能的学习,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不仅要知道各个性能指标的定义,还要能解释它们如何受到微观结构影响,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实践”。我会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凭做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加深记忆;我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材料的性质变化或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能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建议大家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因考研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毅力和决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