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准备的较晚,9月份开始的,先看学习讲义,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里错的题最好在讲义或课本里划出来以加深印象。我是结合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的资料。课本可以是红皮书,可以是任汝芬的序列一 ,或者是肖秀荣那本核心知识点详解。我后来还看了小草,但时间有限,小草没吃透,只过了两遍。考试前,买了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任汝芬的4套卷以及20天20题,最后十几天狂背肖秀荣的4套卷。马原较难,我先学习的毛中特,之后是史纲和思修,最后是马原。建议8月份就开始入手政治,1000题多做几遍,小草上面标出了考过的知识,可以拿来做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挑了一年简单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挑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然后买的整套的真题,15年的,掐时间三个小时做,做完了自己改,遇见做错的题目,以及做对了但是做的时候不确定或者有知识盲点的题目,都追根溯源地认真理解,做好归纳整理,完善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1998年到2005年,我反复做了两次英语题目,接着从2005年到2013年又做了三次,再到2014年至2019年,我竟然做了四次……这足以表明我对英语的“热情”有多高……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狂热的方式,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然而,我想重点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不要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它独特的命题逻辑,而习惯于模拟题的思维模式会对你的实际考试产生影响。真题值得反复练习,如今英语的难度有所提升,因此多做一些英语真题是非常有益的。坦白地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理想……但这里我还是想重申,天道酬勤这一原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化定律,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个概念在分析系统能量平衡时至关重要。第二定律则涉及到熵的概念,阐述了自然界总是趋向于熵增的状态,这是理解所有热力过程方向性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工质的性质图表,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蒸汽和制冷剂的性质图,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凭查阅这些图表,直观地看到温度、压力和比容之间的关系,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狄塞尔循环等,是理解内燃机和蒸汽发电厂工作原理的基础。要深入理解每个循环的工作步骤,计算其效率,并能对比不同循环的优缺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际是非常有效的。除了课本知识,我经常阅读相关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凭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时,我会积极与同学讨论,或者向导师教,这样的互动加深了我对知识点的理解。
定期复习也很重要。我会在每个章节学完后进行总结,将关键概念和公式整理成笔记,便于后期复习。对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反复推敲,直到彻底弄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