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每日我会浏览一两节大纲解读,接着研读风中劲草,这两部分的顺序偶尔会调换,随后我会练习1000题,并核对答案。接着,我会追溯大纲解析的来源,以此加深记忆和理解,大部分内容都能掌握,但一些关键题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部分,需要深入剖析。初期的基础复习阶段,不必过早担心主观题,从选择题的角度去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即可。
接近考试时,我通常会做近一年的真题,仔细阅读后面的解答,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套书还附带了一个知识框架表,挺有用的,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我反复查阅)。至于模拟试题,我熟悉的是任汝芬系列、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后的4套卷。不过,我发现任汝芬的试卷质量不太符合我的期待,所以我选择了放弃,专心于4套卷并认真完成。到最后冲刺阶段,疯狂背诵试卷上的主观题至关重要,今年有不少题目被准确预测到了。
真心推荐,真题极其重要,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非常出色。此外,他的8套卷也是经典之作,选择题务必认真对待,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熟悉即可,无需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的假期,我对待复习的态度变得极为专注,采取了一步一步的方法。首先,我会仔细重读每一章内容,重温其中的概念。接着,我会开始解答与该章相关的复习资料上的问题。完成这些后,我会利用复习资料的同步练习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做标记至关重要,我要标注出哪些题目完全无从下手,哪些稍有想法却无法继续,以及哪些是因为计算错误而未能解决的。在第二次回顾时,我会主要关注前两类题目。另外,在做例题时,我会遮住答案,使用专门的习题本逐个步骤地详细解答,然后再核对答案。绝对不能稍遇困难就偷看答案,否则真正的进步将难以实现。这个阶段可能还不适合整理笔记,因为多数内容可能还很陌生,但这并不值得恐惧,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后期肯定能迎刃而解。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着手英语复习,采用了陈正康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并且通读了一次配套的语法书籍。与此同时,我开始了真题练习,选购了《考研真相》的英语真题集,其详尽的解析十分有价值。因为对于英语来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他的模拟试题相对意义不大,数量也有限。所以我规定自己每天只精做一篇阅读理解,结束后整理出所有生词并加以学习。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真题几乎已被我全部完成,于是我又决定重头再来一次,发现仍有大量生词未掌握,这让我深感再次研习真题的重要性。对于英语作文,我选择了《考研真想作文160篇》,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资料,推荐大家尽早开始接触作文部分,尝试每隔几天就全文背诵并默写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的复习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学等核心领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理论模型和实际应用的层面。例如,理解供求理论如何影响市场价格,或者货币政策如何凭利率传导机制影响经济活动。
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你需了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的基本规则,理解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因素,如风险、期限、利率等。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事件和政策变化也应密切关注,因这些往往会在试题中出现。
再者,金融学中的计算题也不能忽视。比如CAPM模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风险溢价的计算等,这些都是常考点。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模型去分析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一个有效的模式。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融会贯通;记忆则是巩固,对关键的概念和公式,要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实践则是做题、案例分析或者是模拟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样更好地掌握知识。
定期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你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小组讨论或者寻找导师指导也能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保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保证。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冷静和专注。每一个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