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从九月末启动复习,这个领域的知识对我来说并不算熟悉。我主要依据考研大纲的书籍,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当然,后期的八套卷、四套卷以及核心内容的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哲学部分,需要深入细致地研读,因为没有理解就难以记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要求明确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点,包括时间、事件、著作和重要回忆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我迅速浏览了一遍,关键是理清时间脉络,能够自我构建时间轴并记录重大事件;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就不再赘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天都要关注时事新闻,因为政治学习紧密关联时效性,时间观念非常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六月中旬,即在暑假来临之前,需全面研读数学综合教材,如选用张宇或李正元的著作,并配合李永乐的线性代数教程。确保覆盖所有书中提及的概念与知识点,不容有任何遗漏。同时,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此阶段只需搭建大致轮廓,不必过分苛求完善,留待后期冲刺阶段再逐步细化和完善,以确保更具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该说英语了,英语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两点背单词,做阅读(当然是主要是真题)。我一路复习下来,单词我是用的何凯文的那本比较薄的词汇书,每天一个单元,雷打不动,早上起来一遍,晚上临回去看一边,不用刻意背,看一遍就行,就这样一直保持到考研前一天,这应该是我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了,还有就是阅读理解,再十一月份之前英语什么都不用管,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英语最重要的事坚持和重复。我一开始就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阅读,阅读做的事1990到2004的真题阅读,对于阅读中的句子词汇是要不折不扣全部弄懂的,我都是头一天做完,弄懂,第二天早上再拿来读一读,看一看,记不记得住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要坚持!除此之外我每天还做两篇左右的模拟的阅读,用的书就是张剑的阅读150,这种阅读主要就是练手感,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没必要深究。从暑假开始就开始做04到19年的真题了,按照前面的计划每天一到两篇,做完了就再做一遍,一直重复到考研前,一定要注意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的不同,找出规律,这个听起来玄乎,做了三四遍自己就知道了,我真题一工作了6遍,今年英语四篇大阅读全对,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定量的模拟题还是必不可少了,个人觉得张剑的那个150篇就够了(分为基础版和提高版)我只做了提高版,挺好的!十二月份开始做些英语的模拟试卷,自己算下时间,就当模拟考试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描述物理或抽象现象的数据,系统则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的规则或设备。需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能量和功率等。要了解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特性,这是分析系统的重要工具。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解决信号与系统问题的关键。它们能将复杂的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便于分析系统的行为。基本的拉普拉斯变换表和Z变换表,熟悉逆变换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再者,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对连续时间系统,通常凭Routh-Hurwitz判据或者判断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是否位于左半平面来确定;对离散时间系统,则需理解并应用BIBO稳定性和Hurwitz稳定性条件。
学习"信号与系统",实践和理论结合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凭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系统模型,这有助于你更好地领悟系统分析的思路。
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也是一个好办法。它帮助直观地观察系统动态响应,理解系统的瞬态和稳态行为,这对理解卷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非常有帮助。
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定期回顾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及时查漏补缺,这会使知识体系更加扎实。不要忽视团队讨论的价值,与同学交流思路,往往能激发新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