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根基,因而在前期复习中进行大量的单词识记,现在有许多的记忆技巧,比如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进行记忆,都是可取的,最重要的还是多读多记。不要害怕遗忘,只有反复才是最好的老师。十一月份到初试之前,作文模板确定,精炼。阅读做一些预测卷用于练练新题,但重点还是继续分析真题,这个是最重要的。用书:绿皮乱序词汇,张健阅读理解150篇,张健黄皮书真题,王江涛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等模块。这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管理模型和理论,如SWOT分析、PESTLE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教材和案例研究来深化理解,并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理解和运用供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推荐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际经济新闻进行思考和讨论。
再者,数学部分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凭做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例如,利用回归分析预测销售趋势,或者用矩阵运算解决生产调度问题。
逻辑推理是对思维清晰度和严谨性的考验。这部分训练凭做逻辑题、阅读批判性思维书籍,比如《思考,快与慢》来进行。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关键点,理性判断和决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自我测试,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