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占到一半,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次考研,我在10、11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点攻选择题。这些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每年变化不大,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一共10来本电子书,我把其中的选择题都做了,每天1~2套。不熟悉的知识点,做完后一定要回归书本,看书里原话是怎么讲的,易混淆的和自己常错的知识点简单地背一下。第一遍背可能很痛苦,但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做题的质量有所提高。由于是电子版,我就把自己所有的错题都分门别类地复制粘贴到一个word文档里,以便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推崇的是张宇的真题集。我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或许对你也有启发:首先,我会专心致志地完成2004年前的所有真题,并在完成后核对答案。不过,我只是校对结果是否与答案相符,绝不去看解答过程,而是留待次日重做前一天的错题。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题目。我认为,理解和反思极其关键!做完2004年的试题后,我会进行一次统计,梳理出所有犯错的题目(前提是要控制错误数量)。接着,我会深入剖析错误原因,若是计算失误就得强化运算训练;若是因为公式混淆,则需要重温教材,熟记公式。通过这样的归纳,你能清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显著,虽然耗时较长,但自2005年起,我在模拟测试中的分数通常都能保持在140分以上,甚至有些年份取得了满分。严格批阅试卷也很重要,对于大题,只要有误,我就全部扣除分数。最后,再做几套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了。张宇的试卷难度不小,我通常能拿到120分以上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早期5月前都在背单词和那黄皮书练手,推荐一个背单词软件,超级好,墨墨背单词,首先是它的设置很好,每天都要先复习完才能看新的单词,第二每天的奖赏机制特别好,最后的段子也好幽默,我是一直到最后考英语,都基本在每天都背,感觉用书的效果不是太好。我喜欢晚上吃过饭散散步,也当锻炼身体,我一般边散步边背词,效果挺好,你要是想做些其他的也行。据说背单词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记忆力最好,而且间断背词会更好,好好利用下自己的碎片时间吧。这段时间还利用何凯文的长难句,给自己的英语语法结构打了基础,后期翻译看阅读都好了很多。11月份以后再选择性地做一些真题里面比较好的题目,到了12月份的时候,应该开始系统性的训练了,把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这些题目的解题技巧,通过做题都熟悉一下,因为很多题目放下时间长可能方法都生疏了,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在考试前十几天做几套模拟题,张剑最后五套题就是很好的材料,难度比真题稍大,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以及技巧的运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概率统计是基础,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包括概率论的基本定理,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统计学,要熟练运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并理解各种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随机过程的知识也不可忽视,如马尔可夫链、布朗运动等,它们在可靠性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可靠性工程基础是这门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系统的可靠性定义,掌握可靠度函数、故障率函数、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等关键概念。学会使用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进行故障模式分析。理解寿命分布,如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等,以及如何进行可靠性预测和评估。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一方面,凭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试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尝试应用所学到的概率统计知识去解决实际的可靠性问题,加深理解。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问题,也能促进学习效果。
对教材的选,北航的课程通常会推荐几本经典的参考书,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可靠性工程》,这些书籍的内容详实,是学习的好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在线课程、论坛讨论等,也是获取知识和解答疑惑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