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税务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要想取得优于他人的成绩,无疑需要加倍的努力,因为其投入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如今已是八月,正是启动政治复习的好时机。政治的知识点表面上看似简单,然而真正掌握并运用却并不容易,这一点与记忆英语单词颇有相似之处。得益于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运用理解性方法,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工作量。普遍来说,多项选择题是大多数人的难点,而应对之道就是不断练习,多做题目,通过反复回顾提高准确率。我自己完成了1600题集(作者已忘)和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书非常出色,包含了详细的选项解析),以及任淑芬的序列二,尽管初期正确率堪忧,但这正是必经的过程!特别是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等名师的最后几套模拟题,一定要买来完成并背诵。不要纠结于是否能押中题目,就像高中时的每月测验,我们从未依赖过押题,只需视作模拟考试,每多做一套,你就比他人多一分实战经验。对照答案,深究自己的错误,相信你的能力会显著提升。切勿忽视真题的演练与分析,它们才是你考试的根本所在。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的核心资料是全书,它适用于初期奠定基础,也适合后期巩固知识。在复习的后期,《660题》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系统性地归纳了各种题型,便于有针对性的练习。然而,由于其分类清晰,初做时可能感觉容易,但如果题目顺序打乱,挑战性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尽管有些题目超出了考试范畴,但它们包含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拓展你的数学思维,在真正步入考场时会增加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宜急于求成,埋头攻克大量难题,精读一本胜于浅尝辄止。暑期进入强化期,重温全书并开始做分级习题和海量习题(如660题或1000题),这两本书的难度都不低,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如果你能彻底消化这些习题,你将在数学学习中无往不利。
考研英语方面:
5月份之前看了遍何凯文的《长难句》,6月份开始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一个月一遍,从来没落下过,看了三遍。7月份开始做真题,建议买到真题后,先复印3份,我当时做了起码3遍真题。7-8可以先做05年之前的,或者有人想早点接触真题,可以从一开始就拿真题阅读练手。做真题的时候把握好时间,第一遍可以18分一篇,第二遍尽量压缩到15分钟,第三遍13-15分钟。每一篇真题都不要白做,做完一篇就要一句一句都弄懂,任何一个选项都不放过,吃透!把你不认识的单词,短语摘出来,记!阅读就这么一遍一遍又一遍!8月份开始就可以做05以后的真题了,11月之前都只做阅读,然后再练习完形和翻译。英语作文从10月中旬开始,买一本王江涛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各背20篇,如果时间来不及就各十篇,背到透!!!绝对有用!背完记得默写(我就是这么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这包括了税种分类、税率设定、税收计算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你需深入理解每一项税种的特点和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对税法的规定,一定要细致入微,因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对具体条款的理解和应用题目。
经济学理论是税务学的重要支撑。你需熟悉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税收政策的影响。例如,如何凭调整税率来影响消费者行为,或者评估一项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可能影响。
再者,实践性是税务学习的一大特点。了解并掌握实际的报税流程、税收筹划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你凭阅读案例,模拟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理解。关注最新的税收政策动态,尤其是国家的财税改革措施,这对理解和预测未来的考试趋势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读-记-练”三步走策略。首先是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知识点;是记忆关键点,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记忆;是大量的练习题,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效。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深化理解。遇到难题不要怕,积极寻找答案,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