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能源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最好从暑假开始,因为课程内容确实比较丰富。不过,应该保持一个适度的学习节奏,避免过于紧张。我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会快速通读一遍《政治大纲解析》,不做任何笔记;接着,我会结合往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点;然后,在第三遍阅读时,我会着重记忆那些已经标注的部分。我一直使用肖秀荣的教材系列,但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押题。至于《1000题》,一定要多次查看并理解错误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考研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分数差异的关键就看它的表现。试题量大,考验的是你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考生应重点提升这两项能力。试图攻克过于复杂的题目并不适用于这种考试形式。首先,我们使用同济大学第五版教材进行基础复习,确保理解所有基本定理,并逐一验证例题,课后练习题要做到全部正确。避免浮躁,脚踏实地地完成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你需要大量做题,挑选与考试难度接近的习题集,过难的题目并无实际价值。我个人推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其难度非常贴近真实考试。最后阶段则是模拟考试,近年来这类资源日益丰富,你可以自行选择。关键是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进行模拟,预留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规划答题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词汇量停滞在初中的水平。要提升英语能力,首要任务就是攻克单词。无论你对背诵和英语有多么反感,如果决定考研,就必须强迫自己去面对。虽然我在最初的三个月有些敷衍,但在背单词这件事上,我从未放松过。我计划每天至少学习一单元的五十个列表,并在每五个单元后重温一次。每个单元对我来说几乎全是陌生的难题,所以我得逐个击破。我用A4纸,每张纸上写一个列表(可惜笔记都留在学校无法展示,难以详细描述),英文单词后面跟着中文翻译。过了一遍单词后,我会写下下一个,晚上离开图书馆前回顾一遍(遮住中文猜英文或反之皆可),第二天再来图书馆时再复习一遍。单词的记忆真是任性,一旦忽视不用就会忘记,所以需要不断地回头重复。至于如何标记重要和困难的单词,我觉得完全是个人习惯问题。关键是要理解清楚。到了九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单词的学习,随后每隔两个列表复习一次,再后来则是每隔五个列表复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对热力学,理解状态函数如内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至关重要。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以及第二、三定律,特别是如何利用它们来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
动力学部分主要涉及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你需深入理解阿累尼乌斯方程,并能灵活运用它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掌握 molecularity 和 order 的区别,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这些都是常考点。
再者,量子化学虽然理论性强,但却是理解和解释微观世界的关键。氢原子波函数、泡利不相容原理、分子轨道理论等内容需深入理解,尤其是能级图和电子排布,这对理解元素性质及化学键的形成至关重要。
至于统计力学,虽然相对抽象,但它提供了从微观角度理解热力学宏观性质的方法。理解玻尔兹曼分布和配分函数的概念,能够计算系统的熵和内能,这部分内容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很有用。
学习物理化学,切忌死记硬背。理解概念,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是高效学习的关键。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但要选有质量的题目,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强的案例分析题,它们能帮助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定期复习也十分重要。每次学习新内容后,都应回顾旧知识,确保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不断深化。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或者查阅相关文献,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