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名校考研,政治的复习可以说比重应该是比较低的,推荐大家看一看《金榜题名压轴四套卷》《考研思想政治20天20题》,政治可以晚一点复习,这个突击性比较好。主要分为大题和选择题,而且建议点睛强化一下,因为政治的实时性还是很强的。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主要应聚焦在实际考试题目上,尤其是阅读部分,因为它涵盖了除写作外的所有题型。我初期尝试精读并翻译了五篇阅读,感觉收益颇丰,我建议你们也可以一试。至少重做五遍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深入理解其考核的重点。到了九月,我已经学习了许多解题策略,并不断回顾之前记忆的句子和作文,同时单词也要经常复习,不能间断。这时,我会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2008年至2020年的真题,一次做2至4篇文章,然后务必进行详细的总结和消化。由于真题需要多次重复,所以在考试前我会再做3到4次,具体计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你需对教育的历史、理论、政策有深入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各个子领域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概念,凭阅读经典文献和案例,深化理解。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有助于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提高答题效率。
“教育实践与方法”则更注重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它包括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等实际教学技能。我的经验是,除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尝试设计教案,进行模拟教学,参与教育实习,这些都能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方法。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理念,如翻转课堂、STEM教育等,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深度学习”非“广度刷题”。理解和思考比记忆更重要。例如,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不仅仅是各种理论,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思考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对教育实践,不仅要知道怎么教,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教,以及这样教的效果会怎样。
团队学习和个人反思也是关键。我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每天的学习结束后,我会回顾一天的内容,思考自有的理解和收获,这对我巩固知识有很大帮助。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保持积极的态度,自己,努力会有回报,这是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坚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