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复习,买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后简称精讲)这本书先于《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后简称纲解)出版,大概五月就出了。我先看的纲解,边看边划,由于其中全是黑色字体且略小,感觉不够突出重点,所以看了一点马原后换成了精讲,边看边做书后真题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看了马原和近代史部分,完成了相应的1000题。然后十一月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也出来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点列表清晰,可谓浓缩了精华,很多同学拿此书来记忆,我是看两三节书,强记一下然后拿1000题练习,完成了毛概以及思修部分。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这时有些题目仍有记忆,有些题目就像是陌生的,但别担心,1000题是用来刷基础的,留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后来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是这个书名),讲当前形策与时事的,可以当小说来看,书后有相应习题,由于知识点太多,如果记忆不太可能,但从后来的考试来看,时事这部分的比重很大,许多考察基础的题目都以时事为引子。最后12月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这大概是人手一本的,任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肖四不仅做选择,还背了选择和大题。说来也惭愧,我背书时间太短,最后几天粗略的背了一下《20天20题》,最后一天才开始背肖四,到考试的时候肖四也没背完,考试的时候看到原题只能悔不当初。如果有时间,任四和肖八的马原题也可以看一下思路,马原题我没有练习就上战场了,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主观题给分比我想象中好。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流程大概是,先过一遍纲解,辅以1000题练习,然后看形策配着第二遍1000题,完成任四肖八的选择加看马原大题,最后背诵20天20题,和最为关键的肖四,建议大家无论如何也要把肖四的大题拿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腹有肖四答题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还不错,学习了很多英语阅读答题的技巧,方法很多,挑一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英语阅读是重头戏,得阅读者得天下。词汇要拓展,语法要学习,如果分析不了句子,理解更从何而谈。英语作文要提前练习,不要都寄希望于冲刺阶段,到时候会很紧张。之前轻松地多做一些,冲刺阶段的压力就小一些。英语模板很重要,是作文的骨架。要多看范文,从中吸收较好的又较适合自己的结构和句子,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模板。句式要多变幻,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字数里充分卖弄你的写作技巧,尽量避开频繁使用的句子,给阅卷老师制造新颖的假象,对你的分数有好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基础”,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科目,它需理解并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流派以及重要作品。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学理论框架至关重要。你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系统梳理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深入阅读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有助于巩固记忆,并提高答题时的逻辑性。
“外国文学史”则要求具备广泛的阅读量和深度的理解力。我会建议你先按照时间线来梳理外国文学的发展,比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话史诗,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每一流派,每一个重要的作者和作品,都需你去深读和思考。特别注意的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事实,更是要理解这些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例如,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要欣赏其语言艺术,还要理解其所反映的16世纪英国社会风貌。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精读”和“讨论”。精读就是深度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尝试去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讨论则是找寻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老师,凭交流碰撞出新的见解,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也是必要的,它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