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专业的学生,我对政治的学习起初感到相当棘手,决定从8月底开始系统复习。初期,我使用《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每读完一章便配合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并将答案标注在书中作为重点提示,以便后续查阅。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9月底,我在初读时侧重于理解和把握整体结构。
接下来,我采用了一种特定的答题策略:依据单元进行复习,每次阅读后立即做1000题。遵循做两遍的原则,我没有直接在书上写下所有答案,而是在白纸上记录,通过两轮练习,我基本掌握了全部知识点。随后,时事政治成为关注点,同时我也开始刷题。接着,我依次完成了八套题,尤其注重选择题部分,大题则着重理解解题思路。对于肖四,我会首先自我测试,然后全文背诵。
尽管近年来考研的趋势倾向于避免预测题目,但我还是要衷心感谢老师的系列教材,它们让我在考场面对试题时能保持镇定自若。
考研英语方面:
专注于英语词汇的记忆,不必急着去做大量的阅读练习,因为效果可能并不明显。词汇量积累够了,理解阅读自然就会流畅。任何解题策略都建立在扎实的词汇基础上。我个人使用知米背单词,每天设定学习80个新词,花费约20至40分钟。虽然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未能完整复习一轮,但与之前相比,我的词汇量确实有了明显的增长。尽管许多人推荐扇贝单词,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知米,因为它对汉语常用的英文表达特别重视,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偏僻的名词,即使不熟悉也不会影响大局。备考期间我没有做英语题目,也没有练写作,仅凭记忆中的单词大概模样应对。相信你们也有类似经历,看到单词就能迅速理解含义,但反过来说中文意思却难以立刻想起对应的英文。因此,背单词时无需过于纠结拼写,记住它的大致轮廓,见到能认出即可。写作所需的词汇量其实有限,如果拼写困难,可以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替代,但切勿胡乱填写。我的这个方法可能会让作文分数偏低,但在其他部分答题会相对轻松。总的来说,想要写出优美的英语作文,深厚的词汇功底至关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体育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体育教育、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在体育教育部分,理解并掌握教学理论和实践,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评价策略等至关重要。对运动生理学,你需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反应,如能量代谢、心肺功能、肌肉收缩机制等。运动解剖学则要求你对身体各部位的结构有深入的理解,以便分析运动动作和技术。运动生物化学主要关注运动与体内生化过程的关系,比如蛋白质合成、糖原分解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是第一步。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凭绘制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帮助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理解。例如,我将运动生理学的知识点按照体能-训练-恢复的主线来组织,这样在复习时就能快速定位到具体知识点。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际案例或实验去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运动解剖学时,结合自有的运动经验,想象肌肉如何协同工作完成特定的动作。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测量不同运动后的血乳酸变化,以直观感受运动生理学的原理。
再者,定期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找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练习,以此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答题技巧也需注意,如论述题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简答题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坚持下去,自己,你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