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由于今年政治大纲比去年变动较多,所以我就买了本《大纲解析》,看一章就做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由于我看书比较细致,大纲看的极其缓慢,到了考前半个月左右才勉强把第一遍看完把1000题做完,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别人说的那种看了好多遍大纲以及看好多遍错题的T T。在看大纲的过程中,我记得是从11月中上旬开始,买了本《风中劲草》开始每天抽出点时间,背诵(或者说读熟)重点章节(什么是重点章节?到时你复习时自然就知道啦)。把重点章节反复读几遍之后,差不多也就离考试还有半个月了。这个时候《肖4》已经上市,我就买了本,把上面的选择题做完,把大题都背下来,然后我就上考场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在三月左右,我开始研读教科书。我的推荐是在阅读之前,先明确需关注的特定章节,并做好标记,避免盲目学习。对于那些大学数学基础不太扎实的人来说,我建议先仔细阅读教材,以此来熟悉基本概念。由于数学的难度,我在读书时会边看边做笔记,记录下教师强调的关键点和解题策略,这些笔记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此外,我还购买了复习大全、历年真题解析及模拟试题。不过,贪多无益,关键是要深入理解和消化。个人认为,只要彻底掌握课本内容,精炼课堂笔记,并反复练习历年真题,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我考研的这几门里的最强项了,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想说无论是强项弱项都应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强项而因此放松,弱项的话就更应该倍加重视。然后做英语阅读真题,从93年的真题开始,到8月份基本做完一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真题就够了)。对于单词书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多厚的词汇书,只能看进去一、两个list,鉴于此,我在做完20年阅读真题后,结合一些经验(考研真题里的词汇重复度很高),决定把阅读真题里出现过的词汇总体过一遍,当时采用了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把20年真题里的生词全部筛出(一共700左右),然后收录进这个单词本里,并且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时常翻阅(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就考试中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很是好用,考场基本无生词,至于作文,我背了一个模版,看之后的得分情况,作文基本上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学反应工程是基础,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理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温度和压力对反应的影响是关键。在学习过程中,我凭大量的实验数据解析和理论模型构建,深化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掌握好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能帮助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反应行为。
传递过程,包括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这部分知识在生物化工中有广泛应用。例如,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氧气传递、热量交换等。我通常会凭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理解并掌握流体力学和传质与传热的基本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生物化工中,如蛋白质分离、发酵产物提取等。蒸馏、萃取、结晶、吸附等分离技术需熟练掌握。我在实践中发现,结合实际设备操作和理论计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分离方法的工作机制。
对化学工程学的学习,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策略。理论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框架,实验则能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持续的自我反思和问题探究也很重要,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也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