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千题集和风中劲草的三套教材。尽管肖秀荣的书号称“千题”,实际上恐怕超过了三千道,再加上风中劲草的完整一册,我总共完成了大约四五千道政治选择题。我的学习方法并非单纯追求数量,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接触各类题目来提升自己。每做完一轮,我会标注错误和靠猜测答对的题目,以便在下一次重做时专注于纠正错误。如果第二次还犯错,我会再次标记并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复习,尤其对于像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样难度较大的章节,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对自己的政治复习态度诚恳,过程中的感受也是积极的,然而考试结果却不如预期,只能一声叹息。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因此大量练习、深入理解答案解析、揣摩命题人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政治复习需要多做、多看、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拓宽知识领域有助于解答选择题。同时,关注时事热点,并通过浏览考研专家的微博了解那些课本上不易接触到的新鲜话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拉分太厉害了。好多人都说课本要多看,但是我认为把定理和例题看会了就行了,不用非得弄懂定理是怎么证出来的,浪费时间而且偏离考试方向。要把复习全书至少做两遍,第一遍每道题都做,第一遍做的时候会感觉很多都不会,没关系,刚开始都那样。要结合最近三四年的真题题型来做题。真题要做两遍,特别是近几年的题型要多研究。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真题的时间很长,每两天一篇,一周只能做完一年的真题,加上中间一些时间的调整,我花了2个多月才完成。到了最后的时间,真题还是不能放。要反复的读和背,做练习题一定是在其后。作文我选择的是《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反复的背了大小作文各10篇。同时,每周进行作文练习,让我不再畏惧写作。再说说阅读的速度问题,考研英语总共3小时。我给自己预估的分配是:大小作文50-60分钟,阅读五篇,100分钟。剩下20分钟,10分钟完形,10分钟翻译。顺序是大作文——阅读——小作文——完形——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行为、决策分析、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在备考过程中,我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比如,理解并掌握决策理论,包括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等,这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要熟记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模型,如PEST分析、SWOT分析等,这些都是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重要工具。
管理学中的领导力和团队建设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领导风格的差异,例如民主型、独裁型和变革型领导,并能按情境选合适的领导方式,这是考察你对管理实践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团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如何构建高效团队,处理团队冲突,也需深入研究。
再者,运营管理部分不容忽视。生产与作业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都是可能的考点。理解和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等现代管理理念,以及了解库存控制和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对提升答题深度非常有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推荐大家多看书、多做题、多讨论。课本是基础,要反复阅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题检验理解程度,凭模拟试题或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小组讨论则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提升批判性思维。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尽可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无论是分析身边的管理案例,还是参与一些管理项目,都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到底,你也一定能在管理学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