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IPO现场抽检覆盖面提升之下,还可以有更多举措

【评论】IPO现场抽检覆盖面提升之下,还可以有更多举措

2025-02-06 动态更新

记者|赵阳戈

无论是证监会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还是2月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吴清: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都提到“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从原先10%左右大幅提高到不低于1/3”。毫无疑问,IPO的现场检查将趋严,IPO公司及中介机构莫抱侥幸心理。

来源:证监会

IPO公司抽签现场检查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2014年。2024年有过三批,2023年有过三批,2022年有过四批。其中,2024年三批合计抽中了4家公司,2023年合计抽中了17家,2022年则为34家。

需要指出的是,被抽中企业撤否率相当的高。

来源:统计

2024年是IPO低速期,被抽中的4家中目前有2家撤否,比例50%;2023年抽中的17家里有12家撤否,比例70.59%;2022年的34家中有26家撤否,占比76.47%。

这种比例对IPO公司来说威慑力可想而知,投资者总会看到有些公司被抽中现场检查后不久便撤回首发申请,草草下线。当然公司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

笔者认为,在坚持依法从严监管,严把上司公司入门关的要求下,对IPO企业除了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从10%提高到至少1/3之外,还可以对以下几点进行强化。

一是抽签率。拿2023年的情形举例。第一批是从101家公司中抽中了5家,中签率4.95%;第二批19家中抽中了1家,中签率5.26%;第三批225家抽中了11家,中签率4.89%。可见,抽签率始终控制在5%上下。这一次提升的是覆盖面,为进一步彰显威慑力,中签率同样有提升空间。

二是对抽中撤回者复核。对于抽中的公司选择撤回终止IPO,此后再向沪深京交易所申请首发的,一律直接需要接受专项现场检查,无需抽签。

2024年3月,证监会曾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检查对象确定后,检查对象撤回发行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证监会和交易所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来源:证监会

上述条款保证了一旦抽中就算撤回也“躲不掉”现场检查。在此基础上,如果该企业再度开启IPO,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接受相应的专项现场检查,同时也可视具体情况,扩大现场检查范围。

之前的鹰之航算是典型案例。公司前后两度IPO,两次都抽中了现场检查。第一次鹰之航曾在2021年2月19日收到过《现场督导通知书》,在2021年2月23日选择了撤回申请。第二次鹰之航挺过了上会,但仍在去年7月以撤回的方式终止了IPO。

来源:交易所

其三便是次新股出现暴雷后对投资者的保护要重视。

对投资者来说,最怕踩雷。在退市常态化下,一旦公司上市后暴雷,甚至出现退市的极端情况,如何保护投资者就需要一些机制。除了严查公司和中介外,诸如对投资者持股的回购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都是值得考虑的。尤其是对未盈利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其承受的风险明显也更高。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评论】IPO现场抽检覆盖面提升之下,还可以有更多举措》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