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较迟,直到十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回顾整个考研过程,我最遗憾的就是没早点着手准备政治。我花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看完第一本教材,平均每天投入两个多小时。接着,我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不久后又转向了《风中劲草》的学习。在十二月中旬,我完成了第一次通读《风中劲草》,而在考试前,我又重温了一遍,尽力掌握所有关键知识点,尽管仍有些不足。与一些前辈的建议相悖,我认为每个考研人应当给予政治足够的重视,最好从七月份就开始,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初次接触可能会感到困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确实需要更多时间去深入理解)。暑假的两个月可以用来完成《序列一》或《红宝书》的第一轮阅读,同时结合做肖1000的选择题并开始记忆《风中劲草》。对于《风中劲草》中的疑难点和选择题的细节,要及时回溯《序列一》查阅。考前一个月,应关注历年真题的大题解答技巧,并开始做模拟题及背诵时事政治。理想的状态是,在考试之前,《序列一》能看两遍,《风中劲草》能背三遍,且肖1000的选择题要全部认真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差不多做完后,觉得阅读和翻译失分比较多,发挥不稳定,就买了这本书。难度确实很大。我都是按规定的时间一次做3-4篇,没有像做真题那样仔细,就是找找感觉,纠正思路。最后也没做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还有一本基础篇也不错。我作文考得一般,虽然平时都是能跟着老师的模板自己写出一篇像范文一样的的作文来,但考试时实际是没用模板,自己发挥了。英语呢,我就用了绿皮考研单词书和黄皮书真题以及王江涛老师的红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教育综合”,这个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明确各部分的重点和联系。教育学原理侧重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中国和外国教育史则要求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则需关注个体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我在复习中,常常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梳理出来,凭对比分析加深记忆。
“旅游学概论”是一个更为实践性的学科,它包含了旅游业的基本理论、市场分析、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等内容。这科的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不仅要基本概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例如,理解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就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我在学习时,会尽量找一些真实的旅游项目或者案例来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增强理解和记忆。我也注重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以提升自有的理论深度。
对这两门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是要尝试去理解、去应用。我会定期做模拟题,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凭讨论和交流,深化理解和记忆。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做好笔记,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