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假如你跟我一样对政治不太精通,那么最好是提前启动复习计划,至少在暑假期间就要开始,务必在10月以前掌握好选择题,因为这是建立基础知识的关键。选择题占了5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的分数不高就是因为在这个部分没有做好。最后,在12月会有很多复习材料面世,如果能将它们都熟记于心当然是最佳状态,不过推荐你先把肖四吃透之后,再去记忆其他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重在实践,我主要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十八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来提升技能。此外,我还做了《660题》、《真题大全解》以及其他一些模拟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具体名字有些模糊)。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心得与教训。数学的核心是领悟,对于线性代数这门课程,尽管分为六个部分,但实质上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学习时,整合和比较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遇到数学中的难点,起初我倾向于暂时搁置,但后来发现这样问题堆积如山,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向老师求解。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大学一年级时顺利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去年七月,我开始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背单词,但由于对这种方法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未能完成所有的词汇学习。九月份,我转向阅读训练,深入学习了不少英语考试策略和实践技巧。由于时间有限,我只专注于做2007年至2017年间的英语真题阅读部分,但我强烈建议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好能完成所有阅读练习。每次读完一篇文章,我会首先用张剑的黄皮书自我校对,接着查阅之前的课堂笔记,最后将新词和复杂的句子整理到我的笔记本上,以便在考试前多次复习。十二月份,我购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熟记并默写了二十篇大小作文,并在考前自己提炼出了大小作文的各自模板。最好是个人独立总结,以免因套用他人的模板而产生重复感,影响阅卷教师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通常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以及公司金融等核心领域。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和博弈论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如何用供需模型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或者如何运用博弈论分析市场竞争策略。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家整体经济活动,如GDP、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是关键。要善于构建和解析IS-LM模型、AD-AS模型,关注全球宏观经济动态,这对理解和预测经济走势很有帮助。
再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你需熟悉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及其运作机制,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以及金融机构的功能和风险管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也是必要的。
公司金融部分主要包括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等。理解并能运用CAPM模型、MM定理进行财务决策是非常重要的。掌握现金流分析、风险评估和项目投资回报率计算等技能,帮助你在实际案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每个知识点,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凭做题和模拟练习来加深记忆。定期回顾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历年真题和参考书籍,不断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能,参与讨论组或找导师指导,也能获得宝贵的学习资源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