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复习的时间比较晚,九月初才开始看,我政治复习资料全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一千题,四套卷和八套卷一整套,精讲精练就看了一遍因为后面时间来不及了,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每天政治大概花两个多小时,中间看的时候自己挑了一些重点背,里面也有个小册子大家也可以选择备小册子上的。一千题我也只做了一遍,后面错题基本来不及看第二遍。因为复习得晚,所以八套卷并没有做完就直接背题目了,我是考前十天左右开始背大题目,八套卷我基本背完了,四套卷来不及全背,挑了一部分。唉,所以大家政治还是稍微早点准备,尤其重视肖四肖八,然后复习一下时事政治就可以了。政治虽然没大问题,但绝对不能轻视.11月,狂做真题。把所有的真题的都从头至尾做一次。这样你对整个考研政治的思路又上了一个层次。做完之后就好好研习真题,建议不要太纠结于答案,毕竟我们是在寻找一种做题的思路。题做多了,也就有感觉了。建议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
考研数学方面:
实在记不清我究竟研习了多少遍真题,它在我手中翻来覆去,起初是全套演练,随后按模块深入,尤其是线性代数的部分,你逐渐会察觉到从十年前起,试题的命题模式显现出一定的规律。这时,你需要提炼并梳理这些规律,找出真题背后的知识点脉络。这一步骤极其关键!随着练习的深入,由于已多次接触,解题速度自然会提升。至于下午的数学时光,我开始沉浸于张宇的18讲,初次阅读或许略感艰难,但绝对值得投入,这本书真的质量上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单词书很认真的背过,六级过完看考研单词书觉得很熟悉,很多单词都是重叠的,这无疑减轻了我许多复习的负担。最开始我选择的考研单词书是红宝书,在背第一单元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因为不但单词不认识,每个句子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把每个句子里面的生词都标出来,平均看完一单元需要一个多小时。基础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默记单词、读句子。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其实有利也有弊。红宝书的弊就是尽管你觉得单词你都记住了,但是换一个语境你就完全不认识它了,而考研英语单词的意思又是非常多变灵活的,所以看到阅读会有种单词白背的沮丧感。我为了克服这个不足甚至手工把红宝书中我觉得我第一眼看到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全都摘了出来,训练自己看到句子就能结合语境理解单词意思的能力。然而,它还是有利的。我相信我后来学习英语的轻松跟我当时扎扎实实用最笨方法背过单词是分不开的。我的第二本单词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人生中唯一看完的单词书,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因为它是按单词来分,把单词在每个考研真题句子中出现的意思都列出来,结合了背单词、练语感、阅读理解断句甚至写作的能力。我从7月到9月又把这本书过完第二遍。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这本单词书,总共过了三遍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大学物理”,需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等部分。每个章节都有其核心概念,比如力的基本定律、能量守恒、电磁场的性质、波动与光谱分析以及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原理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因它们构成了后续复杂问题解决的基础。
重视公式推导和应用。大学物理中的许多公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凭严密的逻辑链相互联系。例如,从牛顿第二定律到动量守恒,再到角动量守恒,这些都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你需熟悉每一条公式的来源,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多做习题,不断练习,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再者,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虽然这是一次笔试考试,但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仍然重要。尝试理解实验背后的物理意义,模拟实验过程,这有助于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电磁学中,凭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更好地把握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规律。
利用好资源。江苏大学图书馆和网络上有大量的物理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经典的教科书、研究论文、在线课程等。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或找一位良师益友,共同讨论问题,互相答疑解惑,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定期回顾,避免临时抱佛脚。每天分配一定时间给大学物理,坚持到你会发现自有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