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共有五类材料试题,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这些试题的主要应对策略是熟记试卷内容。预计在十一月底,会出现肖秀荣的八套卷,建议将每份试卷的材料题依据题目对照答案来记忆,并且查阅风中劲草来复习相关知识点。到了十二月底,会有冲刺的四套卷和五套卷,可以选购以作参考,其中肖秀荣的四套卷尤为重要,务必购买并全面背诵,因为其预测准确性很高。同时,别忘了完成卷中的选择题,尤其是最后的单选和多选题,它们通常涉及到时事政治,需要不断积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是长期的工程,对初次考研来说,最好有一年的复习时间是比较好的,最好在7月份之前将书本和复习全书过一遍,8、9月份强化复习,这一阶段边复习全书边做李永乐660题,查漏补缺做好错题的整理和反思。这些错题和反思会对日后考研起到不小的帮助。平时这些错题可以时不时的拿出来在重做一遍,试着改变自己之前错误的思路。660的题目难度较大,出错或者错误较多也没关系,查漏补缺才是660的作用。10月份各类历年真题都出来了,可以买一本回来做,总体感觉05年之前的题目因为被讲的太多失去了意义,所以可以做最近十年的真题就好(留出2、3年的最后12月份使用),当然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对真题和之后的模拟套卷要依自己的训练时间。11、12月份可以做一些不错的模拟题来提高难度。这里面推荐张宇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八套卷难度较高,你可能会很受伤,但没关系,坚持下去。最后的一个月我认为就是做套卷、整理错题、反思、查漏补缺这样循环往复。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合理规划时间对之前整理的错题进行地毯式复习这个工作可以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晚。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大学一年级时顺利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去年七月,我开始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背单词,但由于对这种方法不太感兴趣,所以我未能完成所有的词汇学习。九月份,我转向阅读训练,深入学习了不少英语考试策略和实践技巧。由于时间有限,我只专注于做2007年至2017年间的英语真题阅读部分,但我强烈建议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好能完成所有阅读练习。每次读完一篇文章,我会首先用张剑的黄皮书自我校对,接着查阅之前的课堂笔记,最后将新词和复杂的句子整理到我的笔记本上,以便在考试前多次复习。十二月份,我购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熟记并默写了二十篇大小作文,并在考前自己提炼出了大小作文的各自模板。最好是个人独立总结,以免因套用他人的模板而产生重复感,影响阅卷教师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的学习,首要的是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包括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和光的传播规律。这部分内容涉及了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等基本现象,需凭实验和理论计算加深理解。特别是傅里叶光学,它是光学中的重要分支,对理解和应用光学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电磁场理论与光的产生和探测紧密相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吸收和发射,这些都需基于麦克斯韦方程进行解析。了解半导体物理基础,尤其是光电效应和光伏效应,对理解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大有裨益。
再者,激光原理是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激光产生的条件、增益介质、谐振腔设计以及调制技术等,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现代光学技术和应用,比如光纤通信、激光加工、光学存储等领域。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光学的概念往往抽象深奥,但它们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我会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凭做实验、阅读科研论文来深化理解。利用数学工具,如复数、矩阵运算等,更直观地处理光学问题。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互相答疑解惑,这样不仅能提升自有的理解,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导师和同学的见解往往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这对深化理解光学的复杂概念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