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日语笔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建议考虑参加辅导班,因为自学可能难以把握关键考点。我想提一套颇受欢迎的书籍——“风中劲草”,尽管我个人由于时间安排不当,未能充分阅读,但我所接触的部分显示出其详尽的知识点梳理,若是能够认真研读,应对政治考试应无大碍。不过,它的配套练习题有些可能不太跟得上时代,比如涉及一些过去的人物如江主席的问题,现在考试通常关注的是当前热点。但既然这套书被许多人推崇,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不妨一试。至于备考策略,最后阶段背诵一下肖四肖八的政治预测题就相当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日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精准和流畅。精准意味着你需深刻理解原文的含义,包括词汇的精确含义、句子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情感色彩。流畅则是指将这些理解准确无误地转化为目标语言,即汉语,保持自然的表达和地道的语言风格。我建议多做翻译练习,选取各种类型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或者文学作品等,以提高自有的全面能力。要善于利用词典和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词汇库,定期回顾,巩固记忆。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部分,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考察。不仅要求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面。我认为,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需长期积累。每天阅读高质量的中文文章,尤其是时事评论和深度报道,帮助你提升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百科知识,除了课本,我还推荐关注新闻、阅读科普书籍、听讲座,甚至参与各类知识竞赛,这些都是拓宽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例如,在阅读一篇日文文章后,尝试自己翻译,对比参考译文,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在写作练习中,设定一个主题,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以此提高表达的精准度。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日语翻译基础还是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都需持续的实践和反思。只有凭大量的练习,真正掌握这两门科目的精髓。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也是我在考研路上的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