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跟着《精讲精炼》自我阅读,然后配套做《1000题》。自己勾画重要的关键点,然后做题订正回看。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精讲精炼》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难免有点枯燥,所以在马基和毛中特这两大板块。实话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显著成效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辨别基本的知识点就行。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个阶段要开始做全书了,我高数当时是做了的张宇18讲+1000题的高数部分。感觉效果比之前自己一个人刷题好很多,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复习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强化就会串不起来知识点。所以前面说过,一定要基础打好才可以,强化的话线代强化辅导讲义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最理想的阅读材料无疑是往年的试题。不断研习这些试题,但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完成题目,还需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联系: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探究每个问题和选项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关注常出现的话题类别,积累陌生词汇和表达,以便应用于写作中。我强烈推荐每日坚持记忆单词,例如使用APP“墨墨背单词”,它允许你自由设定每日学习的新词和复习量,并依据你对每个词的记忆效果来定制复习计划,确保你能巩固记忆,避免遗忘。至于是否需要购买实体词典,则视个人喜好而定,我自己并未购书,而是从试题中筛选出不认识的词汇,直接导入软件进行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要求高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如污染的来源、过程、影响以及防治策略,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环境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比如,环境化学部分要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生物学则需了解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机制;环境工程学则涉及各种污染控制技术和设施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重点内容。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也是提高分数的关键。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尤其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成果,帮助你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建议采用“三步法”:预习、听讲、复习。预习时,先自行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部分;听课时,重点关注预习时的问题,做好笔记,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复习阶段,则需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并凭做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做题,你了解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模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提升你在真实考场上的应对能力。
保持好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